第37章 新野縣令(下)(2 / 2)

如今的新野,有一門權貴,是縣令這種小角色根本不敢得罪分毫的,哪怕你就算得罪了對方一個家奴,對方若是深究,你這縣令恐怕也得立馬完蛋。

這一家豪門,興起不過二三十年,但滿門之中,太守、刺史、縣令縣長、卿、將、校卻出過不下十人,做官的足跡遍布天下。

這一家人,姓曹,當今宮內宦官頭子,大長秋曹節,就是這一家豪門之主。

曹節以帶人迎接年幼的靈帝入宮登基而受寵,靈帝繼位初期,竇太後臨朝,其父大將軍竇武及太傅陳蕃陰謀誅殺宦官,便是這位曹節領頭帶領宮中諸宦官奮起反抗,先下手為強,一舉扳倒竇武,幽禁竇太後,從此宦官專權,為所欲為。

第二次黨錮之禍,又將那些鬧騰得厲害,一直反對宦官的清流人士清理殆盡,餘者莫敢再言,曹節從此手握大權,與宮中諸宦官分治天下。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隻憑借曹節一人,曹氏一門所有人,父兄子弟便皆可外出為官,曹節有一弟,名喚破石,為越騎校尉時,因看重營中一名屬下妻子的美色,便屢次向這名屬下要人,最後居然逼得人家妻子自殺方才罷休……

這還隻是發生在京師雒陽的一件事情,至於地方上,曹氏一門子弟遠離皇城,無人管束,其殘暴貪婪由此可想而知,必定更甚於此,有多少人深受其害敢怒不敢言?又有多少人告官官不應,最後隻得自斃於家中的?

當初朱申得知被遷往新野時,還很是擔憂,若遇到曹氏家人橫行不法時,自己到底該如何自處?不管,不僅良心道義過不去,恐怕無數同僚見了也要嘲諷自己,管的話,他朱申卻又萬萬承受不起後果的,像他這樣的小人物,在宮中那些人看來,捏死他就如輾死一隻臭蟲般簡單,不費吹灰之力。

幾年前有個家夥,剛當上雒陽北部尉時,沒幾天就將當朝大宦官蹇碩的叔叔給活活棒打死了,這人不僅沒有被宦官尋機除去,反而因此獲得了偌大名聲,讓京師許多人,都知曉了有他這麼一個人物。

但這種事,朱申自忖還學不來,因為他隻是小門小戶出身,沒有家世,沒有背景,朝中也根本沒有人關照,哪像那位,不僅已故祖父曾經乃是宮中最大的宦官,所有宦官都要仰其鼻息,躬身聽命,而且還有一個官至九卿之一的大司農老爹,宦官不管因為什麼原因,輕易是不能動他的。

可是如果自己有樣學樣,恐怕舉家都會慘遭不測,他這種沒背景的小人物,死了也就死了,最多讓當今士人歎息一聲,其他還會有誰為他說一句話?

不過還好,可能是究於兔子不吃窩邊草的緣故,新野曹氏一門在新野境內還算本分,雖偶有仗勢壓人之舉,但到底沒有為非作歹,作惡鄉裏,讓他這縣令還能安心的當下去。

今日朱申本來正在處理縣內公務,年關已近,手頭還有好些事情需要整理,雖然主要的政務已近整理完畢,並且已派主簿去宛城太守府報備,但零瑣的事也足夠讓人心煩,卻不想,就聽見自家兒子被人毆打的事情。

對於自家的兒子,朱申是又愛又恨,家中隻此一子,是要傳宗接代的,自然格外心疼,同時卻又怒其不爭,眼見已經成家數年,卻依舊整日與人廝混,不務正業,將來該如何是好?

聽到消息,自家正在驚愕,同在縣衙的縣尉就已經自告奮勇要去拿人了,朱申一看縣尉那氣勢洶洶的模樣,也隻能心下一歎,自家這兒子自家難道還不知道,定時這混帳惹事在先,卻又不開眼,惹到不能招惹的,這才被人打得渾身是傷的回來了,現在也隻能先將那人帶來在做打算了。

朱申知道許縣尉與新野李氏頗為不合,怕兩方起了爭執,隻得又令縣丞隨同縣尉走上一遭,從中調和。

看著兒子疼痛難當的樣子,耳中聽著他的痛哼,朱申不自覺的握了握拳頭,新野李氏,隻是本地大族,本官倒也不用懼怕,且看看,他有何膽子,竟敢當街出手毆打他人。

(這兩天有點事,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