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密談(3 / 3)

不過隨後李續便反應過來,不由心中暗讚何真的深謀遠慮,這等心思,自己斷言其若生逢亂世,必風雲一時,成為一方梟雄般的人物,確實沒有半點誇張。

“何公可是擔心,鄧氏、梁氏、竇氏等豪門外戚前車之鑒?”李續反問道。

東漢之時,自第四位天子和帝以後,因即位的天子多是未成年兒童,所以東漢從此走上了外戚宦官相繼專政的道路。

天子年幼時,便是皇太後依靠娘家人執掌朝政,而等到天子成年以後,為了掌權,自然要聯合宦官這等親近之人鏟除專權的外戚,鏟除外戚之後,天子依為臂膀的宦官就此得到重用,與大多數專權的外戚一樣,宦官掌權以後也都是胡作非為,以斂財為平生己任。

宦官與外戚的鬥爭,一直延續到如今,而那些掌權的外戚,不管是誰,最後皆沒有好下場,很多本來是當世屈指可數的豪門世家,不論掌權時多麼風光無限,如今卻都幾乎煙消雲散,難覓蹤跡。

就說那“跋扈將軍”梁冀,當年何等威風,先後立了三四位皇帝,就連毒死八歲的漢質帝也沒人敢過問,滿朝大臣,大半都是他的黨徒,梁氏一門,區區數十年內,先後便有七人被封侯,三人當上皇後,出了六個貴人、兩個大將軍,擔任(九)卿、將、尹、校(校尉,如北軍五營各由一名校尉統領)等高級文武官員的梁氏子弟達五十七人,這是何等豪華的陣容?

但就算梁氏一門如此得勢,哪怕他們掌握了京師雒陽附近北軍五營所有軍士,後來也不過說倒便倒——當年年近三十的漢桓帝不甘當傀儡,僅僅與幾個反對梁氏專權的宦官在廁所裏商議了一下,隻一夜間就將看似強大的梁氏滿門誅除殆盡,無冕帝王梁冀和老婆根本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隻得雙雙在家裏自殺了。

曾經風光無限的梁氏一族,如今已難覓蹤跡。

聽了李續的話,何真微微一歎:“小友想來也知道,自古位高權重者,誰不為主上所猜忌?若我何家真有位極人臣之時,在老夫看來,也是禍福難料啊!”

遲疑了一下,李續一字一句斟酌道:“當今天子唯一子嗣乃是何公之孫,隻要史侯得天子歡心,將來難免繼承天子大位,屆時隻要何大人不被權欲所迷惑,讓權於史侯,則富貴可保,家族可興,何公以為如何?”

史侯,是對何進外甥、當今天子唯一子嗣劉辯的稱呼,因宮中妃嬪所生的皇子接連幾次早夭,信奉道門玄學的靈帝認為自己的兒子不適合跟在自己身邊,於是將皇子劉辯送到史道人那裏,故號史侯。

其實,對於穿越者的李續而言,今後幾十年的天下大勢,他都能分析個一二出來,何進的下場,他當然也知道。

縱觀漢末這段史料,何進的死,細細推測之下,其實不難察覺背後未嚐沒有推手,李續穿越以前,看漢末這段史料時,就曾想過,如果何進沒死,那麼以後還會有董卓帶兵進京亂政,擅自廢立天子之事嗎?還會有討董檄文、諸侯混戰、三國鼎立嗎?

但何真要聽的可是如何保全何家,這卻沒有曆史可借鑒,李續也不得不謹慎思考,小心回答。

聽了李續的話,何真好像稍微解開了些心結,再次歎了口氣,這才笑道:“哈哈,小友與我,如今不過白身而已,居於廬中,卻在此妄談天下大事,老夫細想之下也覺頗為可笑,罷,以後之事以後再說,我兒以後如何,我何家以後如何,且看造化吧。”

(求下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