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宛城(1 / 2)

“公子,到宛城了。”

李續從馬車中探出頭來,就見到一座雄偉的城池虎踞在前方,幽深的城門洞中,不停有行人趕車拉馬進進出出,城內喧鬧之聲,隔著老遠也能傳入耳中。

到了城門下,就見城牆高厚,女牆與地麵之間,至少也有三丈左右,城外護城河更是寬闊,可達數十米,其中最寬處,足有百米以上。

立足護城河前,抬頭仰望,就見城牆之上,“宛城”二字鑲嵌其中,字體古樸大方,帶著一股曆史滄桑之感。

再往前走,供行人進進出出的城門洞,寬大而幽深,絕非一般小縣城可比,就算是大白天,內中也給人一種陰森之感,中間地段更是昏暗無比。

出了城門洞,就來到鬧市,但見街上行人往來,車水馬龍,喧鬧不休,大街之上,各種小販吆喝之聲不絕於耳,間或有人因口角紛爭還會動起手來,周圍百姓立刻圍了一圈,在周圍嬉笑打趣,有認識的,難免出言調戲幾句,打鬥的二人很快分出勝負,輸了的自然嘴上服軟,連連求饒,贏的人也不無理取鬧,見對方服軟大笑兩聲也就放了對方,臨走之際,還不忘說兩句場麵話,以懾服對方,周圍的人一見無熱鬧可看,哄的一聲又都散開,各忙各的,凡如此等之事,隨處可見,其繁華喧鬧程度比之魯陽,十倍過之。

畢竟,這裏是南陽郡的郡治所在,更是東漢名義上的南都。

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便是南陽郡蔡陽縣人,故因此選擇了南陽郡郡治宛城作為東漢陪都,其能有如此繁華,也就可想而知了。

“幾位,請問住店還是吃酒?快請裏麵坐,馬匹車輛交給我等便好。”來到一間酒肆前,早有店內夥計迎上來,笑臉問道。

入座以後,李續也不講究什麼主仆規矩,與張成廖化等人各自席地而坐,同桌而食,當然了,飯食自然是按這個時代的習慣,一席一桌,各自獨立的。

“哎,對了陳公子,明天便是何府老太爺的壽辰,不知您家府上可有收到何府請帖?”

李續正與張成說笑,突然就聽鄰桌有人開口問道,一下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側頭看去,就見一個濃眉大漢正對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笑道:“陳公子家裏,也算是咱宛城數得上號的,想必也在何府邀請範圍內吧?”

那書生模樣的陳公子點點頭:“這是自然,吳爺你是不知道,就為這事,我家老爺子也沒少花心思在上麵,光禮物就備了一大堆,就連我那遠在襄陽管理家中產業的大哥,這不也被急急忙忙招回來了,一路上沒少受累,現正在家中休息呢。”

猛灌了一口酒,那濃眉大漢歎道:“唉,要說這何老太爺也真厲害,本來就他家那點家業,在宛城之中得排在七八位去了,如今就區區幾年時間過去,卻已經成為咱宛城第一豪門,整個宛城,不管是文家還是太守府裏的那位大人,誰敢和何家叫板?看著吧,此次老太爺壽辰,那文家家主和太守大人,必定是要親自前去拜訪祝壽的,說不得,還要低聲下氣陪著笑臉,嘿,平日對我等莽漢倒是冷眼相待,正眼也不瞧一下。”

“吳爺你這話有禮。”陳公子點頭稱是,“何老太爺如今雖無半點官職在身,但遍觀宛城之中,上至郡守下至百姓,誰見了不得躬身問安。就連何府中的那位小公子,哪次出城不是前呼後擁,奴仆成群。”

“嘿,說到何府小公子,如今也有十二三歲了吧,再過幾年,也該出嫁了,不知以後誰有福分能娶到。”

陳公子斜睨濃眉漢子一眼:“自然是雒陽中的權貴子弟,這個就不用吳爺你來操心了,來,喝酒。”

“好,幹。”

一旁蘇浚見李續凝神傾聽的模樣,笑問道:“李續,是否又想去何府走一遭?”

“明哲兄,你就休要笑我了,既然已經踏出第一步,以後又怎能置身事外。”李續狀似苦笑的說道。

既然知道了明日便是何進父親何真的壽辰,不管再怎麼急著趕路,總是要在宛城逗留兩三日時間的。

尋了一個住處,李續便帶著廖化張成等人在城內采辦禮品,何家如今權勢聲威日盛,想要攀附或者結好他們的豪門大富自然不少,李續就雒陽求學時族中給他那點家底,想要贈送個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還真不可能,所以李續也就隻是采買一些尋常禮品,如布匹、絹帛什麼的,至於如珍珠、翡翠、玉石之類,李續還真沒這能力,就算有,也隻能買些不入人法眼的貨色,不值得人稀罕。

“店家,還請為我取些布匹來。”李續走入一間布莊,衝店內掌櫃說道,“拿最好的那種。”

即使沒逛過宛城,單看這間布莊的麵積,李續也能猜出,這間布莊,絕對是在宛城能排的上號的,若在新野的話,這樣一間布莊,當屬全縣最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