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同一個時代,有一個當兵的年輕人也同樣學到了這一課,他的名字叫做泰德·本傑米諾,住在馬裏蘭州的巴爾的摩城,他曾經憂慮得幾乎完全喪失了鬥誌。
泰德·本傑米諾寫道:
“1945年4月,我憂愁得患了一種病,醫生稱之為結腸痙攣症,這種病使人極為痛苦,如果戰爭那時還不結束,我想我整個人都會垮了。我當時整個人精疲力竭。我在第94步兵師,擔任士官,負責建立和保持一份在戰中死傷和失蹤者的記錄,還要幫忙發掘那些在戰爭激烈的時候被打死的、被草掩埋在墳墓裏的士兵。我要收集那些人的遺物,要準確地把那些東西送回到他們的家人或近親手裏。我一直在擔心,怕我們會造成那些讓人很窘的或者是很嚴重的錯誤,我擔心我是不是能撐得過去,我擔心是不是還能活著回去把我的獨生子抱在懷裏,一個我從來沒有見過的16個月的兒子。我既擔心又疲勞,整個人瘦了34磅,而且擔憂得幾乎發瘋。我眼看著秘書的兩隻手隻剩下皮包骨。我一想到自己瘦弱不堪地回家就害怕,我整個人都崩潰了,哭得像個孩子,渾身發抖。有一段時間,也就是德軍最後開始大反攻不久,我常常哭泣,我幾乎放棄還能成為一個正常人的希望了。最後我住進了醫院。一位軍醫給了我一些忠告,就是這些忠告改變了我的整個生活。在為我做完一次徹底的全身檢查之後,他告訴我,我的問題純粹是精神上的。他說:‘泰德,我希望你把你的生活想像成一個沙漏,你知道在沙漏的上一半,有成千成萬粒的沙子,它們都慢慢地很平均地流過中間的那條細縫。除了弄壞沙漏,你跟我都沒有辦法讓很多沙粒同時通過那條窄縫。你、我和每一個人,都像這個沙漏。每天早上開始的時候,有一大堆的工作等著去做,讓我們覺得自己一定得在當天完成。可如果我們不是一次做一件,讓它們慢慢地平均通過這一天,像沙粒通過沙漏的窄縫一樣,那我們就一定會損害到我們自己的身體或精神了。’從值得紀念的那一天起,當軍醫把這段話告訴我之後,我就一直奉行著這種哲學:‘一次隻通過一粒沙,一次隻做一件事。’就是這個忠告在戰時挽救了我的身心,目前對我在印刷公司的公共關係及廣告部中的工作也有莫大的幫助。我發現,生意場上也會遇到戰場上的同樣問題,一次要做好幾件事情,但我們卻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我們的材料不夠了,我們的新表格要處理,還要安排新的資料,地址的變動,分公司的增開和關閉等等。我不會再緊張不安,因為我記得那個軍醫告訴我的話:‘一次隻流過一粒沙子。一次隻做一件工作。’我一再對自己重複地念著這兩句話。我的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做起事來也不會再有那種在戰場上幾乎使我崩潰的、迷惑和混亂的感覺。”
現實生活方式中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我們的醫院裏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床位都是留給神經或者精神有問題的人。他們都是被累積起來的昨天和令人擔心的明天聯合起來的重擔所壓垮的。而那些病人中,大多數隻要能奉行耶穌的這句話:“不要為明天憂慮。”或者是威廉·奧斯勒爵士的那句話:“生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他們就能過上輕鬆而有意義的生活。
在現在這一刹那,你和我都站在兩個永恒的交彙之點——已經永遠逝去的往日和永無盡頭的未來——我們都不可能活在這兩個永恒之中,甚至連1秒鍾也不行。如果想那樣做的話,我們就會毀了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所以,我們應該以能活在所能活的現在這一時刻而感到滿足。
羅勃特·史蒂文森寫道:“不論擔子有多重,每個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來臨,不論工作多麼辛苦,每個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個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愛、很純潔地活到太陽下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
不錯,生命對我們所要求的也就是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沙吉那城的謝爾德太太在學會“隻要生活到上床為止”這一點之前,卻感到極度頹喪,甚至幾乎想要自殺。她向我訴說了她過去的那段生活:
“1937年,我丈夫死了,我覺得非常頹喪,因為當時幾乎一文不名。我寫信給我以前的老板利奧·羅奇先生,請他允許我回去從事我以前的工作。我從前靠給學校推銷世界百科全書過活。2年前我丈夫生病的時候,我把汽車賣了,可是我勉強湊足錢,分期付款買了一部舊車,再開始出去賣書。我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許可以幫我解脫頹喪。可是要一個人駕車,一個人吃飯,幾乎令我無法忍受。有些區域簡直就做不出什麼業績來,雖然分期付款買車的數目不大,而對我來講,也很難付清。1938年春天,我在密蘇裏州的維賽裏市推銷,那裏的學校很窮,路也不好走,我一個人又孤獨、又沮喪,所以有一次我甚至想要自殺。我覺得成功是遙遙無期了,活著也沒有什麼希望。每天早上我都害怕起床麵對生活。我什麼都怕:怕我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車錢,怕我付不起房租,怕沒有足夠的東西吃,怕我的健康情形變壞而沒有錢看醫生。讓我沒有自殺的唯一理由是,我擔心我的妹妹會因此而很難過,而且她又沒有足夠的錢來付我的喪葬費用。有一天,我讀到了一篇文章,使我從消沉中振作起來,讓我有勇氣繼續活下去。我永遠感激那篇文章裏那一句很令人振奮的話:‘對一個聰明人來說,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機把這句話打下來,貼在我車子前麵的擋風玻璃上,讓我開車的時候每一分鍾都能看見。我發現一個人每次隻活一天並不困難,我學會忘記過去,不想未來,每天早上我都對自己說:‘今天又是一個新的生命。’我成功地克服了我對孤寂和需求的恐懼。現在我整個人都非常快樂,事業也取得了成功,對生活充滿了熱情。無論在生活中再遇到什麼變故,我都不會再憂心忡忡了,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不用為明天擔心,隻要認真麵對近在眼前的今天,一切自然都會海闊天空。因為對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來說,每一天都是嶄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