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陪自己走一程(4)(1 / 3)

慧能大師在強調人性的時候,說出生命本質的對稱,人無法跳出對稱的魔力。人在對稱裏,不要單極發展,單極發展就會出現危險。

蹺蹺板遊戲,其本質為一種獨木橋遊戲。人間在遊戲裏戲劇化。蹺蹺板或曰獨木橋,為人類的舞台。另一舞台為人的腳印。腳印為落腳點,而蹺蹺板或曰獨木橋為平衡的和諧世界,在平衡中失衡,在失衡中平衡。

獨木橋:沒有第二條道路可走

慧能說:“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路萬千,而正確的路隻有一條,就像種子長出善因之路。這路,始終是獨木橋。

人一生都沒有回頭路,有時候能夠轉身回去,但已不是原來的那一條路。

世上所有的道路,都由獨木橋伸懶腰長出來,所以所有的道路都等於獨木橋。人生,一直在獨木橋上,不要看世上的道路來來去去,好像到處都有道路,其實人間就一條道路,其實人生就一條道路,就叫做臍帶。臍帶堅硬的時候,就有了獨木橋的形象。

人生根本就沒有回旋的餘地,就隻有一條路,連後悔的道路都不存在,還指望第二條道路,那隻是癡人說夢。

走在獨木橋上,就等於:走在光線上,走在一支筆上,走在炊煙上,走在閃電上,走在波浪上,走在堅硬的身子上,走在裂縫上。

獨木橋有起點和終點,有兩岸,一岸出生,一岸死亡;一岸翅膀,另一岸翅膀;一岸上唇,一岸下唇;一岸括號這邊,另一岸括號那邊;一岸封麵,一岸封底;一岸一張紙的這一麵,另一岸一張紙的那一麵,獨木橋就那夾縫的形象。

人的手指,獨木橋的聚會,一把筷子。因為人的孤獨,筷子在一起做朋友,安慰漢字。人的兩腿,一雙筷子,獨木橋的兩岸支撐著人。

獨木橋卷成圓,後來有了車輪,人時時刻刻有了句號。

榜樣的意義

《壇經》裏,慧能的人生道路和思想,確立了一個草根人物的成大事之路。在人間,草根人生比比皆是,他們需要榜樣,需要勵誌,而慧能的經典榜樣,給他們人生以溫暖和鼓勵。

人生沒有榜樣,就好像在黑暗中行走沒有燈火一樣,好像航行沒有航標燈,好像迷路者找不到路標。

在過去年代的學生作文,一般都會要學生寫一篇榜樣的作文,這樣的作文,不是說要學生的文章寫得多好,而是對成長的人生來說,是一種思想的必要。在思想上認識到人生需要榜樣,就像生活需要糧食一樣。

榜樣是引導、示範,潛移默化。在學校裏的體育課,老師都會有一些示範動作,榜樣的作用就有這樣一些引路作用。

不是要複製榜樣,而是要用榜樣支撐一種力量,在榜樣的風景下,人要獨立自己的人品和人生。

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榜樣的力量,忠孝仁義,各種各樣的成才與做人、成功,都有不同的榜樣。

現代化的生存,競爭殘酷而激烈,因而心靈遺失在人間,出現沙漠化,沒有大樹可以陰涼,即心靈榜樣的喪失。榜樣的喪失,出現人性的迷失。榜樣的瓦解,實在是人生路標的倒下。沒有榜樣的人生,自己就不知如何站立與行走。

榜樣喪失的同時,是不恰當偶像的流行,沒有深度的流行歌手、影視藝人,那些所謂的娛樂界名人,被成長的孩子和年輕人追捧,還有人們對有錢人的熱捧、不管他錢的來曆是否正道,都被很多人看成是一切成功的象征。如此一類的榜樣占據了人們灰塵的心。榜樣被歪曲,被誤造,因為價值觀的不正確,榜樣嚴重變形走樣。

真正的榜樣用來教育心靈,真正的榜樣是經典形象,不是給心靈抹黑而是給心靈和人生造福。就像慧能一樣是真正的榜樣,人生的磨難,堅定的意誌,高遠的心靈,偉大的智慧等等,都是曆代人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心靈的源頭之一。榜樣,我們心靈的源頭,一旦喪失,心靈就會被堵塞。

榜樣,啟發、導引、疏通人生。

歸宿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眾哀留甚堅。

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

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

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慧能大師到臨終前,要回故鄉新州,對故鄉的懷念是一生的懷念。故鄉,就是父母生根的地方,就是自己臍帶為根的地方,就是自己方言的舌頭度自己的地方。

對於道路來說,腳印是一種歸宿。

對於道路來說,鞋子是一種歸宿。

對於人生來說,腳印是一種歸宿。

對於人生來說,鞋子是一種歸宿,人回到鞋子裏,就回到了搖籃,就回到了家,父母就像鞋子為我們奉獻,我們在父母的懷裏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