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眾人探討中國瓷器,洋人論談不亞國人(1 / 2)

國有成想往下巴上摸胡子,可是胡子早已不在,他隻好摸了一下下巴,說道:“中國對於人類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中瓷器的發明就對世界很有益處。公元前三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額陶器繪畫就已經發展成熟。商朝時期高溫燒製的白色石器技巧更加純熟。唐朝時期,邢州的白瓷名揚天下,邢州也就是鄙人的家鄉順德府。宋朝時期,乳白色的定窯瓷器,淡藍色的青白瓷漆,淡紫色的釉彩瓷器,還有在白色泥釉上繪製圖案的磁州瓷器。其實宋朝最有名的瓷器來自於官窯,這些瓷器專供皇家朝廷使用。這個時期的瓷器有著專門的特點,瓷器的釉麵或者本身出現膨脹時,瓷器發生龜裂,這種瓷器至今仍是收藏家的十分喜愛的一種。”

彼得點了點頭:“您說得是宋朝時期的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也包括景德鎮、磁州窯、龍泉窯。還有您說得唐朝的瓷器發展,我聽說從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就有“南青北白”的瓷業布局,當時的古代製瓷以青釉和白釉為主,黃河流域的瓷窯以白瓷為主,南方則以越窯為主。是這樣的嗎?”

彼得起初說的時候,國有成並不以為然,他認為一個買了假瓷器的洋人怎麼會對瓷器感興趣,偶爾收藏一件也就是興趣之好,並非真得研究,直到彼得說完話,他才對彼得刮目相看,看來麵前的洋人不容小覷。

國有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將話題繼續延伸:“那麼請皮特先生講講明清時期的瓷器發展,鄙人洗耳恭聽。”他猜不透,既然這個洋人了解瓷器的發展史,為什麼那日買了件贗品,卻不聲張呢?他留著疑問,想看看洋人到底掌握著多少專業的瓷器知識。

克裏見彼得的知識比國有成豐富,也想看著彼得在中國人麵前一展身手。

彼得學著中國人的謙虛,衝眾人拱了拱手,道了一聲不敢,然後站起來衝著眾人微微一躬:“按說這個問題得在場的中國人回答,不過承蒙先生的好意,我就在此班門弄斧了。明朝時,景德鎮的瓷器蜚聲海外,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技術水準,除了景德鎮的官窯以外,福建窯,江西橫峰窯,廣東廣窯、浙江處窯、江蘇甌窯等等發展的也不錯。清朝康熙年間,發明了琺琅彩、粉彩。雍正時,粉彩較為突出,乾隆時,技術上雖然精工細作,但是技藝卻不如先前,瓷器質量有些下降。”

彼得說完,盯著國有成,想看看國有成的反應,沒想到國有成不動聲色,沒有讚賞,也沒有鄙夷。隻見他兩隻手指輕輕地在腿上敲著,仿佛欣賞美妙的樂曲,彼得注意到,自己的發言停止,國有成的手指就停了下來。

彼得衝克裏一使眼色,克裏馬上起身到一加古香古色的留聲機旁邊,將一張黑色的膠片放進長片機裏,又搖了幾下手柄,留聲機裏傳來悅耳動聽美妙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