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最後拿上來一個白銀質地的小杯子,國有成看了一眼杯中的液體,杯中沒有氣泡產生,他端來一口喝幹,完全忽視了旁邊還有一個黃銅小盆。
陳省之也是一樣,端起水杯就一口喝幹。
國有成這才看了洋人一眼,覺得洋人們最後上的一杯清水才最合他的心意。
彼得和克裏想笑,但沒有笑出來,他們和愛麗絲一起用杯內清水漱口,並把漱口水吐在黃銅小盆裏。
國有成這才明白,原來洋人吃飯的最後一杯水是用來漱口之用,他沒有懊恨自己的唐突,第一次吃飯雖說不明白西方用餐禮儀,但是到賬了不少見識。要不是為了心中的那個問題,他早就準備離開此地,想起大清因為科技的落後而被西洋欺辱,他忍了下來。
吃過了飯,仆人又給每位客人端來一杯咖啡,國有成看著杯子裏黑黑的湯水,沒有興趣。生怕端起來一喝,更讓洋人們嗤笑,再者,他的肚子已經盛不下任何的東西,別說一小杯紅糖水,就是一口他的肚子也容不下了。他再看陳省之,陳省之也沒有動咖啡的杯子。
彼得看了麵前的兩位中國人,放下一塊方糖,用小勺攪了攪杯子,才開始了今天的正式話題。
“上次到先生家拜訪,不知進來先生的身體可好?”彼得關心地問道,他把國有成也成為先生。
“沒事了,謝謝皮特先生的關心。”國有成學著洋人的口氣說道。
彼得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克裏。
克裏提了一個專業問題:“國先生,您可以給我們講一講瓷器方麵的知識嗎?我們都很有興趣。”說著,他看著國有成。如果國有成是這方麵的專家,這個問題似乎難不倒他,如果不是的話,他要勸彼得放棄麵前的這個人選了,因為這個人就是中國人眼中的“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國有成看了克裏一眼,麵前的德國人普通話說得流利,對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不屑與考驗,不相信就不相信吧,他順坡下驢,說道:“我哪會鑒定什麼瓷器呢?我差得很遠呢!”
彼得笑了一下:“先生是謙虛之至,有著中國人良好的品質。”他知道國有成是在推辭。
克裏沒有放棄,轉而向陳省之提問:“那請陳先生給我們講講吧。”
陳省之剛才喝了一小口的咖啡,這種“紅糖水”的味道又苦又澀,還不如紅糖水好喝呢?嘴裏有股燒糊的味道,像黑烏龍茶又比烏龍茶多了份滑膩,悶在嘴裏,他遍尋不到地上的痰盂,又不敢將口中的咖啡吐掉,尋思一會兒,好不容易才把咖啡吞進肚裏,心想吃洋人這頓飯真是受罪。
他清了一下嗓子:“我對這方麵不在行,要是說古版書籍和書畫方麵,說不定我能幫得上忙。”
彼得坐直了身子,稍稍前傾:“先生,您就給我說幾句吧。”態度虔誠地好像真是求教的學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