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己發光:讓青春有些光芒21(1 / 3)

我們進入“改變”的時代

人的一生伴隨著無數改變,然而,很多時候改變的發生卻很艱難,因為絕大多數人害怕改變。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一段描述,當哥倫布從新大陸返回並斷言地球是圓的時,幾乎每一個人都還認為地球是平的,後來這一代人死去了,新的一代人才普遍認為地球是圓的。

改變絕不容易。我們抗拒變革往往是因為害怕損失。變革來臨,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無論多麼好的變化,也都伴隨著一些放棄,每一個新的開始都意味著某些事物的終結。

其次,我們害怕改變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也正是因為對未知的擔心,才避免變化。然而,克服恐懼的唯一辦法就是走出去、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絕不是教你做壞事情哦)。

再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一旦發生變化,就可能抽離自己的“舒適區”,產生的不舒服感也影響我們做出改變。另外,我們生活的環境有其文化傳統,和傳統不同的改變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當我們的傳統出問題時,我們要改變就尤為困難。

改變可能帶來機會,也可能帶來損失。不管我們喜歡與否,變化總會發生,即使我們自己不改變,別人也會發生改變,而別人的改變很多時候也是由於我們自己的改變,因為我們可能脫離了環境。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變化就沒有進步。也許你會說別人改變錯了,而我不變豈不是對的?但你不能否認,你可能還在原地甚至退步。

有一句話很有意思,“知道你想得到什麼時,你就會知道要放棄什麼”。當我們想去改變時,就需要付出代價。比如,我選擇教育時,就放棄了原來的計算機。當我們在中學選擇認真學習時,意味著要減少玩遊戲的時間。總之,變化總是需要我們付出代價,不是金錢就是時間和精力。假如變化不需要我們付出代價,那就不是真正的變化了。

隻要我們下定決心去改變,任何時候都不算晚。我們都聽說過“時間會改變一切”這句話,然而,時間不會自動改變一切,需要我們製訂改變的計劃,放棄幹擾因素,然後堅持下去。

當我們決定發生改變時,要看改變的時機對不對,如果時機不對,我們很容易抗拒。我特別喜歡麥克斯韋爾的變化清單,當你想發生改變時,不妨參考這個清單:

1.這樣會使跟隨者受益嗎?

2.這種變化與組織的目標一致嗎?(針對同學們,可以是:這種變化與班級、誌同道合者的目標一致嗎?)

3.這個變化具體、清晰嗎?

4.公司最上麵五分之一的人(即有影響力的人)支持這個變化嗎?(針對同學們,可以是:你最敬重或者班級最優秀的一些人支持這個變化嗎?)

5.在全麵開始之前能否監測一下?

6.做出這個變化是否具備有關的物質、財力和人力資源?

7.這一變化可逆轉嗎?

8.這一變化是顯然要走的下一步嗎?

9.這一變化是否具有短期和長期的收益?

10.領導者有能力完成這一變化嗎?

11.其他所有事情是否表明時機已經成熟?

改變是進步的開始,如果你願意進步,就開始做出改變吧,請開始向著更好的方向改變。

我想創建理想國度

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我高中時不如很多同學,接觸的信息少之又少,那時沒有互聯網,信息不發達,我就是一個閉塞的小屁孩。在信息化社會,很多同學已經很有思想了,是時候思考自己的理想了。

前文提過,今天看重的問題,等經曆過了會發現那真不是事。這是因為我們成長了,我們看問題的心態不同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真實感受。

一個人可以產生很大的變化。拿我來說,小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成為今天的自己,那時候的自己似乎沒什麼理想、夢想,但隨著自己的成長,學習能力和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接觸得多了,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學過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軟件、教育經濟、管理學等,最後卻是鍾愛教育,覺得自己這輩子最應該做的就是讓更多人明白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軟實力的重要性。我將自己這輩子獻給了教育,希望每個人都能有多彩的青春,能夠搭建一個互幫互助的充滿愛和希望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