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己發光:讓青春有些光芒15(2 / 3)

題目的考點一般會有針對性,當我們不會做的時候,應該看看書上的知識點和例題是否有類似的,用的是什麼樣的解題思路。當我們把問題都拋給別人,自己隻想得到一個答案時,看似這道題我們做完了,當時也會了,實際上還是不具備自學能力,換個類似的題目可能還是不會做,更不用提那些變換過來變換過去的題目了。

總是說“老師,這道題我不會”不太好,別那麼懶惰,腦子不用會變糨糊的。用自己的思考來換取答案吧。

學習方法本身不能自動幫我們加分,我們不行動、不堅持、不努力,再好的方法也不管用。任何成績的提高都離不開我們的積累。

同樣是刷題,為什麼你刷不出成績

“刷題”這個詞我們都熟悉。每天我們都能聽到這樣的抱怨:“我們老師留了一大堆作業、一大堆卷子!”“天天做題,可為什麼大家的效果不同?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同樣是刷題,有人刷出分數,有人刷出地雷呢?都說要堅持、要努力,這是成功的基礎。但我覺得自己真的堅持了,真的努力了,可就是沒有想要的結果。”如果你也這樣抱怨,你可能走入了誤區,走上了岔路。

做題,是必須要堅持的一件事,尤其是高三的同學不應對做題有抗拒心理。

我為了研究高中數學,編輯數學複習資料,一口氣買了近100本高三數學複習資料,最後發現幾乎大同小異。思考後覺得這也是正常的,高考幾十年,知識點基本沒什麼變化,題目出來出去、變來變去還是那樣。拿出高考試卷,你會發現考的知識點或類型都是差不多的。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一輪總複習資料,如果你能利用好老師給的複習資料,自然最好了。不過我還是建議你到書店或者從當當、京東、亞馬遜購買一兩本相關資料,進行專項複習,要把高考的知識點和題型牢記於心。

讀過《學會自己長大》的同學應該知道,我高三半年大逆轉,數學多了60多分,成為班級第一。我的方法就是買多本學習資料,天天研究,不會的題目問老師。我也從來沒有請過家教,再說我們那個年代在農村還沒有家教之說。我複習時,首先要看題目考查的類型是否一樣,如果不同一定要做做題目,有些題目看上去會做,可是做起來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而且不練速度也上不去,所以必須多做題。做題的目的是鞏固知識點,理解和應用知識點。通過做題,才能熟練知識點的應用。

老師布置的作業,為什麼就不能幫你提升成績?不要把老師的作業當任務,一定要認真對待,如何切入、如何解題,自己的練習是對老師作業的有效補充。

另外,有的同學一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去問別人,完全不動腦筋,這是不對的。有些題目還是比較基礎的,多回到題目考查的知識點,看看這個知識點是什麼,例題是怎麼應用的,你慢慢會發現並不是你不會,隻是你害怕麵對或是懶惰而已。還沒真的努力過,就輕易輸給了懶惰,你甘心嗎?

同樣是刷題,為什麼結果不一樣?答案就在這裏,你是真的刷題了,但像個篩子一樣,刷完了也漏完了,記住的少。而別人每做一道題就會一道題,就懂得了這類知識點的考查與運用,並不隻是為了做題而做題。

很多人以為與他人拚的是吃苦、天賦,其實拚的隻是一點點認真,一點點本分,連勤奮都談不上。

我們與方法之間差的是主動和行動

“老師,馬上就要考英語聽力了,怎麼辦?”這位同學有很多單詞都不認識,也不太懂音標,有沒有辦法幫助她呢?

不少同學一遇到問題就找人問,感覺這個方法很直接很快。

問別人容易讓人產生依賴,對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來說尤其如此。相反,學習好的同學往往已經養成很好的思考習慣,他們能夠通過課本、輔導資料找到類似題的解決辦法。恰恰是基礎比較差的同學,他們不太喜歡課本、輔導資料,更喜歡有人直接給他講解,沒有思考過就給自己判了個“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