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這幅《秋山閑適圖》,顏色淡雅脫俗,選的是秋季的半山腰的一處風景,山上畫了很多樹木,還有茅舍小橋,橋上正有一個老者,一邊賞秋景一邊漫步,十分的閑適,所以才叫做《秋山閑適圖》。
《秋山閑適圖》這幅畫,算是一幅精品。
另外一件蟈蟈葫蘆也不一般,絕對是一件有百餘年曆史的古玩。
所謂“三河劉”,是鹹豐年間,河北三河縣的一個劉姓人家所種的葫蘆,所以,當時的玩家們都俗稱那裏的葫蘆為“三河劉”。
三河劉的蟈蟈葫蘆在京城大受歡迎,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三河劉”葫蘆能讓油葫蘆或者蟈蟈的鳴音更加圓潤和響亮,整個葫蘆仿佛小音箱一般,這是三河劉與其他葫蘆的優點。
究其原因,是因為三河劉的葫蘆胎體較鬆,表皮光素堅實,在處理葫蘆內裏兒的時候,多留了膚瓤貼實內壁,故有瓷皮、糠胎、麻包裏等等特點。
在晚清的時候,很多宮中的貴人們,玩的可都是三河劉的葫蘆。
可見三河劉的作品,無論在當時還是現代都難得一尋,玩雜項的藏家們,可是做夢都想擁有一個三河劉的葫蘆啊!
馬大寬拿出的這個葫蘆,就是從於老爺子那一大批文玩中挑選出來的,因為類似的葫蘆還有好幾個,所以,他才舍得拿出一件作為慈善拍品貢獻出來。
到了慈善晚宴這一天,柳炎派了一個電視台的司機親自去古文化街的作璞軒接馬大寬,車子行駛了半個小時,停在了一棟別墅前麵。
那是一棟很大的別墅,車子太多,所以隻能把車停在外麵。
馬大寬下車之後發現,在這處空地上,已經停有十多輛車了。
電視台的司機交給馬大寬一張請帖,說:“馬老師您自己進去吧,我還得去接別的客人了……”
馬大寬拿著請帖,徑直走到別墅的大門口,那裏站了一位大概隻有40歲,但是頭發花白的英國人。
在查看了馬大寬手上的請帖之後,招手喊來一個侍應,很有禮貌的躬身將他請了進去。
馬大寬很好奇,對那老外盯了好幾眼,看來,這老外應該是這裏的管家,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
這別墅的院子不是很大,一個小花園的後麵,就是別墅的正房,在這個3層的別墅小樓旁邊,還有一排平房,估計以前是給傭人住的房子。
別墅的客廳很大,足足有200個平方,並且經過了一番布置。
將一些沙發什麼的都給搬開在兩旁,中間留出很大一塊位置,擺放了一個長條形的餐桌,上麵有些點心水果之類的食品和斟滿了紅酒的酒杯。
這豪宅的客廳之大,有些出乎馬大寬的意料,完全比得上一些中型的宴會廳了。
裝修的也是富麗堂皇,但是這種貼金鑲銀的風格,有點兒像是舊社會一些豪富之家的裝飾風格,稍微顯得有點兒落伍。
粗略的看了一下,裏麵現在已經有20多個人了,這些人裏,分成了三個群體,各自在廳裏的一角說著話,互不打擾。
人數最多的是在門口處的十幾個年輕人,另外就是坐在中間位置的七八個中年人,正高談闊論議論著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