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聖誕節的算術題(2 / 3)

“哎呀!”她忽然叫起來,指著養在花盆裏的一株高高的、枝幹茂密的石榴樹說,“我們用這棵樹來做聖誕樹不是很好嗎?哦,這是一棵真正的聖誕樹了。”

子衿聽了心中豁然,覺得這個辦法很可行,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製作,這是一棵自己長成的樹,直接就能夠利用。

“這絕對是一個好主意,不用你爸爸幫你了。現在我們洗手吃飯吧!”子衿說。

聖誕節前一日。晚飯後,子衿的母親出來散步,順便走到女兒的家裏。這一家人才吃飯,泰研趕緊給老人挪過一把椅子讓她坐。母親坐在正吃飯的三個人當中,並無一點不自在,閑聊了一會兒,她問子衿:“明天下午我就把送給青青的聖誕禮物帶來吧?”

子衿的這位母親,從來重視女兒的話,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先征得子衿的同意,有時候,泰研會非常善意地開個玩笑,說:“你們到底誰是女兒誰是媽媽啊?”

子衿點頭對母親說:“好的,明天下午就帶過來。”轉念一想,又說:“那樣一來禮物不就被青青提前看到了嗎?”

子衿母親說:“不會,我把它們裝在黑色的塑料袋裏,不透的。”

青青聽了大叫:“啊,我知道了!我的聖誕禮物是裝在黑色塑料袋裏的,明天我要翻遍家裏,尋找所有的黑色塑料袋!”

三位長輩都大笑。

“隻要我看到姥姥手裏提著一隻黑色的塑料袋,我就要強行奪過來看。”青青看大家為她的話笑成這樣兒,更起勁兒了。

晚上,青青忙著寫作業,不時地停下筆來,一副神思悠悠的樣子,說:“啊,明天聖誕老人會提著黑色的塑料袋來看我!”

到了寫作業的片刻歇息時間裏,青青又詭秘地問子衿:“媽媽,那麼你送給我的聖誕禮物是裝在什麼袋子裏的?”

“是裝在透明的塑料袋子裏的。”子衿別有用心地回答。

青青嗔怪地瞪媽媽一眼,咯咯地笑。

青青心心念念盼望的平安夜終於來臨。子衿送給青青的聖誕禮物大了些,無法裝進長筒襪子裏去,隻好將兩雙長筒襪覆蓋在這禮物上,等青青入睡之後放置在她的枕邊。

第二日早起,青青一骨碌爬起來就看枕邊,“怎麼是這樣的!”她驚訝地說,一下子掀開了兩雙長筒襪,一隻橙色的小鹿安靜地站在那裏。

“啊!我認識它!我認識這隻小鹿!”青青抱著這隻小鹿,欣喜若狂地嚷起來,“媽媽!媽媽!這是怎麼回事?你真的把它帶到我的生活裏來了嗎!”

是啊,這隻小鹿,子衿真的把它帶到青青的生活裏來了!

那還是在初夏的時候吧,泰研一家人上街,一是為購買日常用品,二是為放鬆、散心。在繁華熱鬧的步行街上,青青被一家嫩粉色的門麵吸引,進了這家店,她又很快被一隻嫩粉色的音樂盒吸引。她勾下脖子去,把臉貼在玻璃的櫃台麵上,好像要鑽進櫃子裏去一樣。這隻音樂盒也實在很投小姑娘的胃口,不隻它的嬌美的顏色,還有它的造型,一把小小的粉色傘下,有兩隻小羔羊,羊毛是曲卷成小環的,它們那麼微微地昂著腦袋,有著溫順的、無辜的眼神。子衿見了也忍不住地喜愛。

青青隻在那兒戀戀不舍地瞧,並不言語。子衿看得出她心裏的向往。她看了看標價:260元。作為一個小玩具,好像貴了些。

好一會兒過去了,青青看到泰研和子衿都無所表示,她隻好忸忸怩怩地說想要買這隻音樂盒。

子衿和泰研都說,貴了些,倒不如買一條剛才我們在兒童服裝專賣店裏看到的那條漂亮的連衣裙呢,價格和這個玩具差不多的。

青青抬起臉來,用和那兩隻小羊一樣無辜的眼神看著泰研和子衿,說:“我不要連衣裙,我隻想要這個小東西。”

其實青青家裏已經買有太多的玩具了,對於青青的此類要求,泰研和子衿並不想去特別地反應和配合了。

“我想要它。”青青低聲的、固執地說。

“我們走吧。你可以再回去看看剛才那條連衣裙,確定一下自己的感覺,也許你現在很願意接受那條連衣裙呢。”泰研說。子衿也跟著點了點頭,表示對泰研意見的讚同與支持。

青青拖拖拉拉地從那個粉色的店裏出來,磨磨蹭蹭地跟在泰研和子衿的後麵走。又到那家兒童服裝專賣店的門口,青青不進去,她站在那兒,垂著頭,一聲不響。

“我們去看看吧。”泰研提醒道。

青青緩緩地搖了搖頭,並不挪動腳步。

“看一下,爸爸媽媽不會強迫你的。”子衿看著青青黯淡的小臉。

“我想要那個音樂盒!”青青絕望似地說。

這個時候太陽正從中天滑至天邊,是桔紅的顏色,光芒柔和但是執著。這些光芒襯在青青的背後,為她的頭發和衣裙鍍上金色的光輝。她這樣子就宛如一個憂傷的精靈。子衿的心忽然間被深深地打動了。

“好吧,我們回去買那隻音樂盒。”她說。

青青在那一瞬間抬起頭來,望著子衿,嘴巴微微張開,好像不相信似的。

子衿對她點了點頭,笑了一下。

“如果要了這個音樂盒,聖誕節的禮物就沒有了。”泰研這麼說。在他的想法裏,小孩子的要求是無限的,有些要求必須要有所限製才行。見子衿已經答應了孩子,他隻好配合,同時用這樣的條件來限製女兒。

青青的眼裏忽然溢了淚,她含著淚,點頭說:“行,好的!那些我都不要了,我隻要這個!”

於是三個人再次回轉,回到那個嫩粉色的小店。那兩隻小羔羊正在透明的玻璃櫃台下麵用無辜的眼神望著青青。

一得到它,青青就把它抱在懷裏。她並不急於去上音樂盒的發條讓它響起來,她就那麼安靜地抱著它,說:“看,這音樂盒有兩隻小羊,是媽媽的屬相。羊媽媽!”

瞬間,子衿的眼圈兒就紅了,她的心裏感到不能承受的痛。現在,她隻覺得太殘忍了,她和泰研剛才一直都沒有讚同這孩子買這隻音樂盒,真的是有些太殘忍了。

在這一刻,子衿完全領悟了——有些時候,與孩子相關的事情,家長們總是從自己的好惡和角度來進行判斷,並沒有設身處地去為孩子著想,也就難以理解到孩子的心。他們常常以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替孩子做決定,要求孩子這樣做、那樣做,或者警告他們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不知不覺中,孩子們某些與生俱來的能力就被遏製、被破壞了,而這些珍貴的、神奇的天分原本應該是生長得生機勃勃,最終要開花結果的。在音樂盒的這件事情裏,子衿和泰研都認為花兩百多元錢買一件玩具給一個已經十一歲的孩子,不如去買一條連衣裙讓她穿起來,就完全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問題了,成人往往太偏向實用,很多時候都認為錢是用來派實際用場的。孩子卻不這麼以為。青青更在意的是那個音樂盒帶給她的心理感覺,她描述說,那個小東西粉粉嫩嫩的,特別美妙,又異常溫馨。那上麵有兩隻小羊,媽媽是屬羊的……

“幸虧當時把它買回來了,不然青青該有多失望!”子衿想,深深地在心裏做著檢討。這隻粉色的音樂盒,是存在於青青童年時代的一個物品,是組成她童年樂趣的物件之一,是帶給她童年感覺的介質之一,承載了她童年裏的一種向往。

後來的事實證明,那個音樂盒確實帶給青青許多的快樂與享受,學習累了,就一圈兒、一圈兒地給它上滿發條,趴在桌子上聽裏麵飄出來的優美音樂。青青有一種感覺,當那音樂的旋律從這粉色的盒體裏飄出來的時候,仿佛也帶上了一種粉色的光澤與氣息,那旋律更加溫馨柔和了;即便不去聽,隻要凝視那粉色的小傘和那兩隻眼神無辜的小羔羊一會兒,心裏也會獲得一種安寧的休憩。吃水果的時候,青青也會給音樂盒上滿發條,一邊聽那美妙的音樂,一邊慢慢地吃,她由衷地讚歎說:“好浪漫啊!”

童年的顏色,就應該是這樣純淨無憂、溫暖快樂的淡粉色吧?

音樂盒的事情深深地留在了子衿的心裏,那天一家人慢慢走過的那條步行街,那天下午晚些時候的光線,光線靜靜地鋪在街麵上的那種感覺,青青為了那隻音樂盒而渴望的小臉,她的悶悶不樂的神情,她掛在臉上的淚珠……由這種種組成的景與情,激起子衿心中無限的憐惜與柔情,以及對一個小女孩的心靈的理解。從那以後,子衿情不自禁地有了這樣的想法:如果再次碰到青青喜歡的小玩意兒,如果她一心想要得到它,我一定會買給她。

子衿家住的那幢樓後麵是一條繁華而玲瓏的街。有一天晚飯後,子衿帶青青去這條街上買早點——一種母女倆都喜歡吃的小甜餅。那家甜餅店門麵很小,特色濃鬱,誘人垂涎的香氣縷縷不絕地飄散出來。子衿和青青到達的時候,看到盛放甜餅的小竹籃裏空空的,沒有一隻餅。店員抱歉地說,新的一批正在製作當中,請稍等兩分鍾。青青無法做到安穩地站在那裏等待,跑去隔壁的一家兒童玩具專賣店逛,子衿自己等在甜餅店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