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流言新高度(2 / 3)

玄德麼,結合上下文,自然說的是“羌族劉玄德”姚襄了。

溫侯隱喻桓溫(當然不可能是呂布),步瑤是鮮卑人,自然說的是慕容家。

西羌就是姚襄的勢力,許昌姚興旺,說的還是姚家。

這篇預言,主角就是姚襄,此人很可能將來會大放異彩!!

那麼這就是說,關中和中原,最後都會歸姚襄所有,他才是真正笑到最後的大贏家?

霍湯陷入了沉思。

這個世界上,沒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當年劉邦由亭長變成了皇帝,更何況現在姚襄手下還有幾萬兵馬呢,打敗桓溫和慕容俊,以關中為基礎,虎嘯中原,是件很難想象的事情麼?

當年誰能想到司馬家能丟了半壁江山呢?

“姚家,原來,羌人會是最後的贏家啊!”霍湯把竹片放下,用拇指敲打著書案,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說得沒有錯。

然而可惜的是,人們往往對這些不能解釋的事情,極為在意,也極為迷信,生產力低下,既然很多事情無法解釋,那隻能用腦補來糊圓。

幾乎是在同一天,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彭城周邊的流民勢力當中。

至於造成的影響麼。

心思活絡者有之,驚懼恐慌者有之,淡然一笑者亦有之。

然而在有心人的推動和傳播下,姚襄會力挫東晉桓溫跟鮮卑慕容的傳聞,如同龍卷風一樣,愈演愈烈,以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開始傳播。

很快,幾個當事人,也就是姚襄,桓溫,還有鮮卑慕容的探子,都得到了消息。

這些就像是頂尖劍客對決裏的虛招,看著眼花繚亂,實際上隻是為了掩護最後的殺招!

就算這些人都知道姚襄會一飛衝天,也都對他有了極大的預期,那對姚襄本人和西羌勢力而言,或許幫助很大,但對該事件的幕後策劃者趙川,又有什麼幫助呢?

這也是諸多的聰明人,到塵埃落定之後,沒有把目光聚集到蘇家堡的原因之一。

最大受益者往往就是最大的幕後黑手!這件事在外人看來,如果不是“上天示警”,那便是姚襄自導自演的曲目。

近期的紛紛擾擾,並沒有影響到彭城的可足渾常,因為他是個沒文化的鮮卑人,所以對這些根本就不關心。

可足渾常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邊境有沒有軍隊調動,斥候偵查到了什麼軍事行動,除此以外,漢人的那些彎彎繞繞,他一點都不在意,這就是範陽盧氏家主盧偃離開彭城所帶來的惡果。

不過當高玉拿著一塊冰來到可足渾常麵前的時候,他卻再也無法淡定了!

“這麼說,最近那些傳言是真的咯?”

可足渾常看著陶碗裏的冰塊,滿臉疑惑,因為周邊凡是大一點的流民隊伍,都發現了這種東西,所以才顯得相當不同尋常!

“這個,在下乃是盧家家奴,不敢妄言。”高玉謙卑的低下頭,並不發表看法。

“誒?沒事,有話但說無妨。”身邊沒有謀士,可足渾常也是死馬當活馬醫,再說他雖然沒讀過書,可也不是任人愚弄的傻子啊。

“在下也聽彭城內有人談起過那些神怪之談,不妨等冰塊化了以後,看看裏麵有什麼東西,再做定奪也不遲。”

可足渾常點點頭,謎底沒有揭開之前,像現在這樣瞎猜也沒什麼意思。

六月的天氣已經開始燥熱,冰化得很快,不久之後,一片竹簡靜靜的躺在陶碗裏。

“我不識字,你幫我看看,這兩片是否是一樣的?”

彭城周邊的流民勢力,有些已經投靠了慕容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可足渾常怎麼可能一點都不知道,隻是之前完全沒當回事罷了。

兩片大竹簡擺在桌上,其中一片是霍家送來的。

即使可足渾常不識字,也能看出,兩個竹簡上的字,不僅數量不同,內容也是相當不一致,可以這樣說,它們傳遞的信息完全不同。

“草付封關中,玄德取代之……”高玉拿起一片竹簡念了兩句,被可足渾常不耐煩的打斷。

“這首詩最近都聽得耳朵起繭,莫非姚襄那廝還能問鼎天下不成?我要知道的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