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略還想跟身懷六甲的貞娘溫存一番,不太想搭理苻堅,但這位天王誠意甚堅,實在是不好推脫,他隻好進內屋將貞娘哄睡了,安頓好了以後,才跟苻堅秉燭詳談。
“周成,朝秦暮楚之輩,又沒什麼才能,實在是不足為懼。
但你可否發現,周成投降了晉國以後,始終都沒有打出叛晉的旗號,名義上,他跟桓溫還是一邊的人。
這就是漢家正統的力量,周成不敢玩火。
鮮卑慕容家雖然一副匈奴做派,卻也知道要籠絡北方世家,這個條件,你是不具備的。”
王猛一句話就說到了核心問題,讓苻堅無言以對,隻想仰天長歎自己投錯了胎。
哪怕現在他手上有十萬兵馬,恐怕最多也就是下一個石虎,至少是天下人眼中的石虎。
那條路走不通玩不轉的。
苻堅,或者說苻家,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跟北方的漢人世家不對路!
男人最鐵的關係莫過於一起扛過槍。
苻家奪關中的過程中,並沒有借助世家的力量,完全是從底層逆襲過來的,能做到這一點,從現在回頭看,完全是個奇跡。
根本就不具備可複製性。
相反,鮮卑慕容家的路,才是穩紮穩打更具操作性。堪稱胡人入主中原的典範。
打天下的過程,北方漢人世家沒有參與,那麼坐天下,甚至一統天下,世家如果來參一腳,苻家會甘心麼?苻堅會甘心麼?
反過來說,無功不受祿,那些北方世家會放心麼?
說到底,北方的那些漢人大族,看好的,是慕容家,就像現在投靠過來的範陽盧氏的家主盧偃一樣。
慕容家不僅當年庇護過漢人北方世家大族,有過人情往來,而且那些大族還具體參與了鮮卑慕容在遼東的地方治理。
這種關係是一脈相承的,鐵打的世家,流水的政權。
在曆史上,苻堅即使一統北方,也並未得到北方大族的效忠和看好,所以他才會在淝水之戰以後敗得那麼快,苻堅的力量,始終都是北方漢人的寒門(甚至不是氐族本族)。
慕容家走了又來,北方世家馬上又聚攏在慕容垂的麾下,直到拓跋鮮卑崛起,那些人又有限的投到拓跋家,直到北魏孝武帝全麵漢化,把自己的姓氏拓拔改為元,北方世家大族才跟官方全麵融合。
鮮卑與北方漢人的全麵通婚,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的。
但後來曆史開了個倒車,北魏漢化後迅速走向衰敗,篡位的爾朱榮一口氣殺了兩千多漢人和鮮卑官員,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曆史,關東的北方大族元氣大傷,胡漢矛盾再次激化。
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一個世家門閥與皇權鬥爭直到唐朝末年的故事。
總之,王猛王景略現在根本不看好苻堅,不看好他能打下洛陽,更別提守得住洛陽。
他到這裏完全是因為擔心在長安會被苻生等人清算,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就是這樣簡單的道理。
“先生說的話,在下也是心知肚明,隻是,現在長安城也不安生,我叔父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那苻生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異常低調起來,似乎是在醞釀什麼事情。
我長久居於弘農,拿不下洛陽,一旦有變,很有可能會被人問罪,到時候進退兩難啊。”
苻堅很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打下了洛陽,他的威望將會在關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進可以問鼎關中,退也可以不失其位,誰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苻堅的聲望,就是靠著治理長安刷起來的,若是在這裏蹉跎歲月,隻怕天下人都隻知道長安的苻生,不知道他苻堅苻大官人到底是誰了。
跟他同樣境遇,甚至更慘的,乃是現在的太子苻萇。若是苻健突然掛了,最後繼位的,一定是苻生,到時候苻萇死在回長安的路上,幾乎是一個必然選項。
苻堅跟苻萇結盟,然後跟苻生本身就有仇怨,該選誰不選誰,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打洛陽,不是他吃飽了沒事做,而是勢在必行。
苻健前幾天派人來,調走了鄧羌,理由是關中北方不穩,羌族作亂需要彈壓,這種欺騙無知婦孺的借口,隻有他那個越來越蠢的叔父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