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一章(1 / 2)

這是子彈打出的榮譽,

這是炮火轟鳴的驕傲。

這裏有我們對祖國和人民最熾熱的忠誠,

這裏有我們無悔的歲月和最絢爛的青春。

我們用汗血與忠誠譜寫著人生的真諦,

我們永遠不會背叛祖國和人民,

我們身體內流淌著忠義的血液,

我們會以生命來捍衛祖國的安全和統一。

就在曉北擔心惦記自己姑父的時刻,陳國旭卻帶著小分隊進入戰地,在艱苦殘酷的訓練,也沒有直觀目睹慘烈的戰爭來的真實,那一條又一條年輕的生命永遠的留在了老山高地。

在戰鬥剛剛打響的時候,為了奪回陰山,無數中國軍人用鮮血鋪就一條鮮血之路,由於雨後路滑,戰地布滿地雷,那些可愛可敬的人,甚至連遺體都無法運下來。

此時的陳國旭看著無數傷殘戰士雖然痛的滿頭汗,但燦爛的笑容卻是那麼的耀眼,閉了閉眼睛,當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眼神裏充滿了堅定,轉身對自己身後的隊友說道,“我們是中國軍人,軍人的傲血不允許我們退縮,為了那些戰死在這片高地的戰友,為了後方支持我們的祖國親人,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那怕戰至最後一人,也要做到寸土不讓,我們是兵,保家衛國,死而無憾。”

“保家衛國,死而無憾;”堅韌挺拔的身軀,整齊嘹亮的聲音,一聲聲響徹山穀,充滿堅定意誌的喊聲回蕩在無數人的心中。

隻是簡單的休整一天,第二天,陳國旭帶領六人直接奔往中越戰爭最危險的密林,老山是中越邊境12號界樁至14號界樁之間最高點,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從古至今,曆為兵家必爭之地。

老山地區的地形是山高坡陡,主峰海拔14222米。同其他大山相比,這並不算高,但主峰山腳下的船頭地區海拔僅僅為160米,峰、穀垂直比高為12622米。山勢為西高東低,坡度為北陡南緩,平均坡度為40度左右,接近主峰時坡度為60至70度之間。以主峰為中心,向東北,西北,正南延伸出三條大山梁,成鼎足之狀。主峰的正北麵是60米高的懸崖峭壁,無法攀緣。當地瑤族同胞中流傳著諺語:“猴子難上老山頂,山羊難攀老山岩”。

老山地貌為熱帶雨林氣候,海拔800米以上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800米以下多為竹林、灌木和飛機草。竹林間距15至20公分,灌木、雜草高達2米以上。人進其中,抬頭不見天,俯首不見地,不經砍伐,無法通行。

老山地區河多溝深,路少橋小。整個地區有3條大河、7條小河、一條暗河。

1979年之前有獵人小徑三條,後因越軍威脅,無人行走,小徑被茅草覆蓋,路跡難辨。

老山地區屬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霧大潮濕,氣候多變。雲霧時聚時散,有時終日不散,老山主峰常年籠罩在雲霧繚繞之中。老山地區晝夜溫差為5至10度,山上和山下溫差為10至20度。

老山地區毒蟲肆虐,疾病傳播快,自然減員多。其中對人員、牲畜威脅最大的是各種毒蛇、螞蟥、小黑蚊、小黃蜂。人們常說:“雲南十八怪,三條長蟲一麻袋,三個蚊子一盤菜,黃蜂蜂窩當鍋蓋”。

歸納起來,老山地區的地理特點是:山高坡陡,河多路少,草深林密,毒蟲騷擾,霧大潮濕,懸崖峭壁。山下穿短褲,山上穿棉襖。

五天之後,一份精製詳細的書麵報告與精心繪製的地圖交到了指揮部,當看著滿是泥濘疲憊不堪的七人,指揮部所有的參謀指揮全部動容了,如此詳細的書麵報告與地圖僅僅五天全部繪製編輯完成,需要多大的耐力與細心,經曆了什麼樣的情景可想而知,前線總指揮激動的拍著陳國旭的肩膀,“幹得好,小同誌。”陳國旭隻是平靜的說著“謝謝指揮,這隻是我的職責。”說完敬禮轉身離開了指揮部,而前線總指揮看著即使滿身疲憊依然挺拔的身軀,笑了笑,心裏卻想著,老陳頭有個好孫子,難怪整天把這個大孫子掛在嘴邊,沉著冷靜,是個好苗子,轉身帶領所有的作戰參謀研究陳國旭帶回的地圖與報告。

走出指揮部的陳國旭剛一出來,就看見等候在十米之外的隊友,平靜而沉著的一步步的走過去,“全體休整,明天繼續往前推進,這次需要探查的是周圍隱藏在大山深處的村莊,寨子。”說完繼續往營地走去,跟在身後那些沒有趕上第一波的隊友都興奮的互相看了一眼,他他們早就想衝上第一線了,看著身邊的戰友一波又一波的進駐最前方,等待的他們心急如焚,訓練了那麼久,準備了那麼久,為的不就是可以把自己所學所用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完全展現出來,不求立功,哪怕僅僅減少戰友們的傷亡也值得了,小心的跟在陳國旭後麵的隊員暗暗的下著決心,一定要拿到最詳細的報告,一定要摸清楚敵人在深山裏的全部戰鬥體係,隻有最詳細的報告才能減少即將推進的戰友們的傷亡,他們的職責就是摸清敵人的底限,武器分布,人員分布,地形勘察,一切的一切,這樣才能使作戰方針策劃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