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1 / 2)

簡單的休整一夜,劉忠帶著一家人第二天一早就坐上了回D市的火車,當下午到家推開自家大院的門時,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發出欣慰的笑容,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無論那裏都不如自己的家舒適自在,一家人趕緊進屋,簡單的收拾一下就各回各屋休息去了。

這一覺直到傍晚十分才陸續的起來,或許是折騰的太狠了,即使陸續起來也感覺很疲憊,晚飯媽煮的粥,一個個蔫耷耷的吃著,又都回屋裏睡覺去了,看著三個大的孩子難得的老實,尤其是自己那跳馬猴子似的兒子耷拉著腦袋的老實模樣,劉忠兩口子都樂了,連老太太都跟著嗬嗬的笑出聲,跟著進屋挨個摸索著安慰著,沒一會,姐三就睡的今個不知明個。看著熟睡中的三個孩子,老太太心裏覺得日子又有奔頭,她想著努力的活著,說不定能看見這幾個孩子結婚出嫁娶媳婦哪,老太太美滋滋的小步倒蹬到廚房,跟自己大孫女念叨著孩子多大結婚,沒準能在看一代人,李秀芹看著樂嗬嗬的老太太也跟著高興,人隻要有奔頭日子就會好過的多,尤其是老人如果有了盼頭就會努力的活著。

平淡溫馨的日子就在不經意間緩緩流淌著,從老家回來,休息幾天之後,太姥就開始讓我們姐仨學習書法,說實話,真不太喜歡,剛開始的時候除了大姐,我跟哥,倆人拿著毛筆就好像拿根棍子似的,不是勁大了就是勁小了,哥甚至好多次因為勁太大把毛筆觸折了,飛起的毛筆頭濺出的墨汁噴的那都是,看著滿臉墨汁的哥我跟大姐都笑的彎下了腰,每當被笑話之後,哥都會生氣的要跑,一次又一次的被爸給提溜回來,撅著嘴嘟囔著繼續練習著,一天又一天,慢慢的,我跟哥倆逐漸在失敗中掌握了運用毛筆所需的剛柔並濟力道,當第一次能夠完整的寫完一張報紙時,哥樂的蹦了起來,看著笑鬧中的我們,太姥欣慰的笑了。

過後曾經跟媽說過,幾個孩子雖然聰明但各有各的缺點,尤其是曉東和曉北,性格中的衝動,遇事不過腦大了容易吃虧,老大曉南隻是看著文靜穩重但這孩子倔強轉牛角尖吃了大虧容易想不開,老祖宗留下的毛筆字看著雖然不起眼,但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會慢慢的平和著隱藏的倔強與偏激,不求孩子學的多好,也不指望能出個書法家,但希望這幾個大的,能夠學會什麼叫做不急不緩,什麼叫做等待,靜態的訓練對他們的性格會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太姥的話真的很對,我跟哥都屬於衝動型的,而大姐卻是偏激型的,人的性格雖然是注定的,但還是會隨著環境而慢慢的轉換。

就在曉北悠閑學習的時候,此時的陳國旭卻在深山裏帶著精選淘汰所剩下的21人做著艱苦的叢林訓練,之所以選擇叢林就是為了幾個月後的前線作戰的叢林偵查,個人的強大不代表一支隊伍就強大,隻有整體的團結強大才算是支精銳的隊伍,個人的力量無法跟槍炮對決,而偵查的重要性在後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是用無數的鮮血總結出的慘痛經驗。

偵查兵不僅僅是簡單的兵種,他所需要掌握的包括偽裝,野外生存技能,手語,一擊斃殺的格鬥技能,能熟練的操作各種武器,過硬的心理素質等幾大要素,這些都需要不斷的訓練,不但需要訓練隊員的應變反應能力,還需要把這21人訓練的能夠在最危險的情況下怎麼樣保住性命帶回重要的信息,訓練不間斷的訓練,隻有此時的艱苦訓練才能增加戰場上保命幾率,陳國旭不希望自己精心帶去的21人留在那個茂密的樹林,聞名世界的中越戰爭,太多的中國戰士留在了那些一個又一個高地,村莊,隻因憐憫,一隊又一隊的戰士永遠的留在了那個荒涼的土地,無數的父母失去了心愛的兒子,無數的女人失去了相伴的愛人,無數的嬰孩失去了為之驕傲的父親,烈士也好,榮譽也罷,隻有活著,才能享受到那些歡呼,隻有活著才能免除死亡帶給一個家庭的巨大悲傷,陳國旭理解當一個家庭失去一個人的時候那種巨大的悲痛,那不是簡單的軍功章可以彌補的缺陷與傷害,如果可以,無數的家庭願意用那血跡斑斑的軍功章換取失去的親人。

看著交到自己手裏的這二十一人,陳國旭感覺到了一絲壓力,他知道每天二十個小時的訓練讓所有的人怨氣衝天,但陳國旭不想解釋,也不想去聽那些無謂的話,深山中的偽裝,與動物生死搏鬥,給死刑犯執行槍決,甚至把隊伍拉到了亞馬遜河流去跟殘忍的走私販對決,一個又一個不斷變化的訓練,除了鍛煉隊伍的整體軍事素質,更重要的是務必把這些人鍛煉的心硬如鐵,隻有沒有了無謂的憐憫才能在那個彪悍全民皆兵的地界活著走回來,隻有不斷的去經曆生死才能讓這支隊伍的21人不因沒有經曆戰火硝煙的洗禮而停住回家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