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巧合,似注定,這從天庭山頂上撿來的孩子,仍舊取名張歡。
張歡逐漸長大,說話做事如同小大人般,很得長輩喜愛。
對張歡來說,在山村生活不似前世為紈絝時錦衣玉食、利祿功名、打架鬥毆、夜夜笙歌,不過仍舊多姿多彩,掏鳥摸魚、栽花養畜不亦樂乎,生活雖不富足,但也衣食無憂,不時還能吃上山珍野味。
與前世唯一相同處,便是同樣被一群人簇擁,以他為首,可惜均是年齡同他相差不大的孩童,對於心理年齡二十多歲的張歡來說,有些不屑,有些無奈,趕之不去,揮之不掉,尾巴甚多。
隻怪他心理年齡大,在冥界時又常和門派內天才兒童玩笑玩耍,了解兒童心理,自會跑時,眾多兒童找到出謀劃策,調解不和,他均告知,又告訴兒童如何去玩,如何去做惡作劇,甚得兒童歡心,逐漸成為兒童中的老大。
既然趕之不去,揮之不掉,隻能逆來順受,帶領兒童玩耍,順便找回前世帶領眾混混的感覺,雖然效果相差極大,畢竟聊勝於無。
不能隻玩,需勞逸結合,下午的時候可以玩,但是在每日的早晨,眾多兒童早早起床,來找張歡,張歡帶領這些孩童,來到村中寬闊之地,靜聲盤坐,張歡開始講法,兒童知識有限,張歡便不厭其煩講解,甚至用石子在地上畫圖指點,然後再親身試演,讓兒童學習。
經張歡示範,兒童們倒也學得有模有樣。張歡發現在這小山村中竟然有幾位兒童適合修煉,他根據傳說猜測,這天庭山以往靈氣駁雜,在此處生活的村人或多或少吸收了點靈氣,因此體質不錯。
其實他不知道,不僅山村如此,在外麵的世界,體質不錯的兒童極多,這也是他的功勞,他在冥界的時候廣收天才兒童,許多達不到他要求的兒童被送去投胎,雖然投胎後的體質隨機,礙不住送去投胎的兒童多,況且多少會有些兒童保留投胎前的體質。
而且冥王們不時挑選天才兒童送給張歡,又為了掩住冥界各名門之口,淘汰下來的孩童同樣有許多被送去投胎,如此一來體質不錯的兒童在人間界如同雨後春筍般露頭。
張歡教兒童修煉最初的打算很簡單,他是個閑不住的人,早晚要遠離山村闖蕩,基於三生石上觀看的前兩生經曆,被他總結起來,三生石上的前兩世最後慘死,主要是仇家眾多,自己卻勢單力孤,無人援手。
通過前世無數次街頭打架,他深刻知道個人實力再強,比不過人多勢重,他要拚命發展勢力。
在自己修煉的同時,還能培養發掘下些手下,故此主意打到了眾兒童身上,若這些兒童中在將來有那麼一兩個有成,在他危難時,也許會幫他抵禦不少。
體質不佳的兒童,張歡沒有放棄,他知道大凡有成就者,體質絕佳者不多,在教體質不佳兒童修煉的同時,他還要進行思想教育,鍛煉這些兒童的毅力。
當然在講法前,他會說:“將來有人問起,莫說是我所教,就說有高人曾經路過本村指點。”
村中長輩見兒童們學得有模有樣,特別是當時見過張歡出世的幾位獵人,更加確定張歡是仙童,否者誰能生來就懂仙法,於是更加嚴格督促勸導自己的孩子,要認真跟張歡學習仙法。
在三祖爺的授意下,全村老少,在閑暇時也要跟張歡學習。
張歡好顯擺,更好被人簇擁,因此而產生好為人師,村中年齡大些的人已經過了最佳修煉的年齡,他便傳授些簡單的煉氣養氣之法,然後再從挑些使用真氣少些的拳腳功夫教眾人習練。
期初眾人對三祖爺安排他們跟隨兒童雜耍,還不甘願,但有當初見過張歡出世時的幾人認真學習,先進帶頭的作用,效果明顯,身體變的更加強壯輕健,騰挪跳躍更加矯捷靈敏,正能用在打獵捕獸上,打消了這些人的顧慮,開始認真學習。
張歡好為人師,教的更加起勁,也極為忙碌,他早晨授法修煉三生石上記下的第一世的功法,下午玩耍,晚間修煉三生石上記下的第二世的功法,閑暇考慮如何處理同修兩種對立功法出現的問題。
隨著張歡被村人認可尊敬,他的父母也隨之水漲船高了一些,因張歡授業,村人為表感謝,時常送予他家食物表示感謝,他的父母老實本分,堅決不收,給人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