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把朱珪喊了過來,附耳說了一些什麼,朱珪隻顧點頭,畢了便先行回了南京城。蕭幹目送朱珪遠去,心裏盤算一下,貌似沒有了什麼紕漏,便也上馬迎著蕭幹而去,到得軍前遙遙拱手,大聲道:“丞相遠道而來,辛苦了!大石備了一桌酒菜,專為丞相接風!”
風塵仆仆的蕭幹麵色不善,勉強笑道:“小女在南京多有叨擾,蕭幹謝過耶律兄了。”
蕭幹單刀直入,雖然不是興師問罪,但語氣也頗為生硬。耶律大石“嘿嘿”一笑,隻道:“哪裏來的叨擾,郡主冰雪聰敏,大石尤為歡喜。”
“別淨扯些沒用的!”蕭幹冷哼一聲,問道:“夾山兵敗,都統可知?”
耶律大石裝作一副吃驚的樣子,“夾山敗了?那皇上如何?”
蕭幹瞄了一眼耶律大石,黯然道:“我出夾山之時,皇上仍自安康。隻是近日得了戰報,說是皇上已被金人虜去。我聞聽消息,便即刻率軍回援,不想卻已經來不及了。好在路上碰到了皇後,一並帶了南下。皇室相隨,行軍便慢了數日。”
耶律大石探頭看了看大軍中的那幾輛馬車,作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心裏卻是暗喜,他的手裏現在有皇後,有丞相,還有一個燕王,看來事情就要成了!雖然燕王已經命懸一線,但他本來要的就不是這個人,而是這個名。現在大遼上下混亂,耶律延禧九死一生,燕王是他唯一的兒子。想個辦法把蕭幹趕到前線去,然後自己在南京城擁燕王為帝,以燕王軟柿子的德行,讓他做什麼他便做什麼,到時候讓他下一道旨,那就什麼事情都擺平了。
主意打定,耶律大石臉上堆起了貌似忠良的微笑,“丞相,先進城去吧!”
蕭幹點點頭,隨即下令開拔。耶律大石拜過了蕭後,與蕭幹並同道台王珪,伴著鑾駕並肩入城,兩萬北來的大軍卻在城外紮下了營寨。
因為前線戰事吃緊,南京城內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運送輜重和糧草的車馬因為鳳駕的到來而不得不回避,本就不寬的街上頓時就停了許多裝滿了兵器糧草的車輛。蕭幹自進城以來,就一直觀察南京的守備情況,見城頭堆滿了滾石擂木,城內未亂且又兵馬緊湊,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耶律大石的幹才,問道:“宋軍到哪了?”
“前鋒已經到了盧溝河邊。”耶律大石見他問起了軍情,也正經回答:“前鋒主將,便是常勝軍的郭藥師!”
常勝軍本是遼國的一支武裝,雖是漢人組成,對金作戰卻是驍勇無比。但偏偏軍中將領多有意欲投宋之人,曾經還出現過部將叛亂,是一支難以駕馭的軍隊。而郭藥師,恰恰曾是常勝軍的統帥。其人善於統軍作戰,但正因為是個漢人,部屬又曾出過叛將,統管漢軍的南樞密院也是迫於北樞密院的壓力,使得郭藥師軍旅不順,最終在前年也率部遠走,投了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