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洛陽到梁郡,行軍至少要三天,而張遼所說的五天內奏功,當然也包括三天的行軍時間。張遼之所以如此說,主要是考慮劉岱無謀,而且他的軍隊沒有紀律,容易擊破。隻要到達梁郡,就可以打勝仗。
實際上張遼的一萬人馬,就是何雷的前鋒軍。何雷自己率領三萬人馬殿後,如果張遼不能取勝,何雷將親自出擊。那麼這一戰,就是張遼命運的轉折點,他能否從一個馬弓手變成統兵百萬的將軍全看他能否取勝了。
何雷最害怕的,也是最擔心的並不是劉岱,而是李傕和郭汜,他害怕這兩個家夥為了阻止張遼立功而故意放,放慢行軍的速度,所以在兩人出發之前,嚴厲的囑咐他們必須在議定的日期內趕到前線,失期當斬。李傕郭汜本來已經商量好了,故意要讓張遼難堪,沒想到何雷有這一招,隻能快馬加鞭的前進了。
劉岱這人,一無謀略二也不勇猛,而且一貫的後知後覺,曹操和袁術打起來的時候,他還挺高興的,以為自己可以趁機撈點便宜,可沒過幾天就接到了洛陽董卓兵團正在向梁郡移動的消息。
劉岱大吃一驚,立即命手下大將安平人‘惠衢’,率領三萬大軍在穎水東岸擺開陣勢,阻擋張遼大軍。
穎水這一段水道水流非常的湍急,再加上趕上了七八月間的汛期,所以格外的咆哮,假如惠衢老老實實的在東岸布防,張遼恐怕是要費些力氣的,弄不好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可惠衢偏偏不,他來到河邊看了看地形,自以為是的對手下說:“董卓的軍隊不得人心,都是烏合之眾,主公派我前去迎敵,我當建功立業,一舉克敵。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眾將聽令,隨我度過穎水,我要學韓信背水布陣,擒拿張遼這個無名之輩!”
劉岱手下沒有能人,基本上都是廢物,聽到惠衢這樣說,立即爭相頌揚,馬屁之聲直衝雲霄。
“將軍指揮若定,運籌帷幄,實乃千古名將!”
“將軍勇猛無敵,世所罕見,小小張遼,一戰可擒!”
惠衢本來是袁術手下大將,後來跟袁術鬧了點矛盾,就來投降劉岱,此人和袁術一樣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最愛聽人奉承,馬屁精們一頓馬匹,他就忘乎所以了,下令立即渡河,在穎水西岸紮下營寨以逸待勞。
惠衢軍中有個中年書生,聽說是從鄴城那邊逃難過來的,本來打算去東郡投靠曹操,半路上被劉岱給留下了。
這人不愛說話,頭戴方巾,腳穿草鞋,看見誰都隻是微笑著打招呼。雖然穿的破破爛爛,但兩隻眼睛炯炯有神,兩條眉毛平平的,鼻梁正直,鼻翼卻向外張開,臉上除了微笑外,還透露出讀書人的威嚴。
當他聽到惠衢準備背水布陣對付張遼的時候,大吃一驚,搶在惠衢渡河之前攔住了馬頭。
“將軍,萬萬不可,背水布陣,自斷後路,是取禍之道,一旦戰敗,士兵們沒有了退路,就會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