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成功的情商(2)(3 / 3)

這是一則刊載在外國報刊上的故事,但不一定離我們的現實太遠。有一對老夫妻,孤苦伶仃生活窘困。迫於生計,他們利用家靠路邊的便利,騰出半間屋子開了一個雜店。由於店小貨少不起眼,生意冷冷清清。老夫妻並不後悔,開店隻是為了能夠生活。相反,他們目睹南來北往的行人因焦渴幹裂嘴唇,便在店前豎了一塊“免費供應茶水”的牌子,無論白天黑夜隨叫隨到,從不間斷。沒有子女的他們把過往行人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老夫妻的名聲沿著公路傳揚開來,人們總愛在這裏停一下,歇歇腳,順帶買些東西。小店的生意漸漸好了起來。幾年後,竟成了擁有數十萬資產的百貨店。

很多同行對此難以理解,其實道理很簡單。不是幾分錢一杯的免費開水,而是老夫妻樸實善良的名聲贏得了顧客。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你隻要有好的名譽就是財富,它是金錢買不到的。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擁有好名聲,而一味去追逐金錢。

人活著要爭一口氣

人生在世,世態炎涼,家境貧窮,備受欺淩,要受人恭敬,必須為自己爭一口氣。

一代賭王何鴻燊年少時,家道中落,飽受欺辱。令他最不能忍受的是原來那些親戚在何家財大勢大時,見了何家人總是恭恭敬敬,頷首低眉。現在他們對何鴻燊一家避而遠之,見到何鴻燊還擺架子,甚至百般嘲弄。

一次,何鴻燊牙齒被蛀爛,需要補牙。正好他家的一個親戚開著牙科門診,何鴻燊前去找他,那個親戚正翹著二郎腿坐在旋轉椅上,見到何鴻燊進來,沒有起身,愛理不理的。“來這裏做什麼?”“牙壞了,想補牙。”“身上有錢嗎?”“沒有錢。”做牙醫的親戚笑起來。何鴻燊不懂世事,不知他問這些幹什麼。以前何鴻燊來他的診所玩,他主動給何鴻燊檢查牙齒,還說許多保護牙齒的知識,從來沒有提過錢的事。何鴻燊正納悶,做牙醫的親戚怪聲怪氣地說道:“沒有錢,走吧,補什麼牙?幹脆把牙齒全部拔掉算了。”

拔牙這件事給何鴻燊很大的刺激,使他從富家子弟的舊夢中徹底清醒過來。多年以後,成為巨富的何鴻燊回憶辛酸的往事,仍恨得咬牙切齒:“想不到人窮,親戚便如此勢利,經過家境變故後,我下決心要爭一口氣!”

1942年,何鴻燊大學畢業後攜帶10港元,前往澳門闖蕩天下。他在聯昌公司做了。一年職員,因才幹出眾,被吸收為公司的合夥人。

何鴻燊在聯昌的赫赫業績,為他贏得了名聲和金錢。1943年,聯昌給他的分紅達100萬港元。按照當時的財富標準,這意味著何鴻桀已經進入巨富階層。

當時何鴻燊才22歲,就成為了港澳最年輕的大富豪。何鴻燊昔日的親戚朋友對他刮目相看。有了錢後,何鴻燊開始涉足博彩業,終成一代賭王。

逆境中的情商

從記事起,他就知道父親是個賭徒,母親是個酒鬼;父親賭輸了,打完母親再打他;母親喝醉後,同樣也是拿他出氣。

拳打腳踢中,他漸漸地長大了,但經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好在那條街上的孩子大都與他一樣,成天不是挨打就是挨罵。

像周圍大多數孩子一樣,跌跌撞撞上到高中時,他便輟學了。接下來,街頭鬼混的日子讓他備感無聊,而紳士淑女們蔑視的眼光更讓他覺得驚心。

他一次次地問自己:難道自己一輩子就在別人的白眼中度過?

一次又一次的痛苦追問後,他下定決心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道路。但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呢?他長時間地思索著。

從政,可能性幾乎為零;進大企業去發展,學曆與文憑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經商,本錢在哪裏……

最後他想到了去當演員,這一行既不需要學曆也不需要資本,對他來說,實在是條不錯的出路。可他哪裏又有當演員的條件呢?相貌平平,又沒有天賦,再說他也沒受過相關的訓練啊!

然而決心已下。他相信,即使吃透世間所有的苦,他也不會放棄。

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演員”之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製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懇求:“給我一個機會吧,我一定會演好的!”

很不幸,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了,但他並未氣餒。每失敗一次,他就認真反省,然後再度出發,尋找新的機會……為了維持生活,他在好萊塢打工,幹些粗笨的零活。

兩年一晃而過,他遭到了一千多次拒絕。

麵對如此沉重的打擊,他不斷地問自己: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隻能做賭徒酒鬼嗎?不行,我必須繼續努力!

他想到寫劇本,如今的他已不是初來好萊塢的門外漢了。兩年多的耳儒目染,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學習和一次進步,他大膽地動筆了。

一年後,劇本寫了出來,他又拿著劇本遍訪各位導演:“這個劇本怎麼樣?讓我當主演吧!”劇本還可以,至於讓他這樣一個無名之輩做主演,那簡直就是天大的玩笑。不用說,他再次被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