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從此以後羅傑他們小小的公寓房間裏每晚都大放光明,他們夫妻倆為了應付訂單,日以繼夜,不斷地工作著,皮革與工具滿地都是,二個孩子穿梭其間玩耍,此時,家庭已變成了工廠,那段日子他們的確過得十分艱辛,夫婦倆不但要維持家計,還要照顧二個孩子,異常勞累。
直至今日,在他們當時居住寓所的地板上,仍然留著他們辛勤工作的痕跡。
二三個月轉眼就過去了,他們所收到的訂單不斷增長。
羅傑租下車庫上的閣樓,然後和太太繼續在那兒努力工作。
但盡管他們已如此努力,距離擺脫赤字仍很遙遠。於是,為了補助家計,第二年,桃樂絲又重返模特兒公司工作。
後來,由於某種創意使他們一躍成為同業之間的翹楚。
原來,桃樂絲設計出一種小孩用的沙袋型手提袋,她的創意被送到“Look”這個全國性雜誌的編輯部。
某位編輯對她的創意非常感興趣,並且還以此為主題寫了一篇專題報導,也附帶介紹了一下羅傑與桃樂絲的奮鬥史。
就是因為這篇刊登在全國雜誌上的文章,使他們一夜之間聲名大噪,產品在極短的時間便賣出100萬個。
此後,他們便踏上了平坦大道,紐約和洛杉磯都設有他們的工廠,所雇員工達140名,所製產品向全國主要商店交貨。
由於產品暢銷,羅傑與桃樂絲賺取人生中第一個100萬美金的那一年,才30歲出頭。
就這樣,在海軍醫院療養期間所獲得的某種創意終於發展成一樁大事業,而他們二人的積極、智慧及高度耐力還會繼續,使事業蓬勃發展下去。
不怕譏笑賣水賺錢就行
19世紀中葉,美國人在加利福尼亞州發展了金礦,這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很快就吸引了更多的美國人。在通往加利福尼亞州的每一條路上,每天都擠滿了去淘金的人。他們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恨不得馬上就趕到那個令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在這些做著美夢的人流中,有一個叫菲利普·亞默爾的年輕人,他當年才17歲,是一個毫不起眼的窮人。
他到了加利福尼亞州之後,他的“黃金夢”很快就破滅了。各地湧來的人太多了,在一大片荒原上擠滿了采金的人,吃飯喝水都成了問題。
開始的時候,亞默爾也跟其他的人一樣,整天在烈日下拚命地埋頭苦幹,整天都是口幹舌燥,使人無法忍受這種折磨。
亞默爾很快就意識到,在這裏,水和黃金一樣貴重。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聽到人說: “誰給我碗涼水,我就給他一塊金幣!”可是很多人都被金燦燦的黃金迷住了,沒有人想到去找水。
亞默爾很快就下了決心,不再淘金了,弄水來賣給這些淘金的人。
其實很簡單:挖一條水溝,把河裏的水引到水池裏,然後用細沙過濾,就可以得到清涼可口的水了。他把這些水分裝在瓶裏,運到工地上去賣給那些口幹舌燥的人。那些人一看到水,就像蒼蠅看到了血跡,一下子就擁了過來,紛紛慷慨解囊,拿出白已的辛苦錢來買亞默爾的水解渴。
看到亞默爾的舉動,很多人都會感到很可笑:這小子是個傻子,千裏迢迢跑到這裏來,不去挖金子,而幹這玩意兒,沒出息!
這本身就是一種大膽的決策,亞默爾自然不會被這些話嚇回去,依然我行我素,天天堅持不懈,一直在工地上賣水。
經過一段時間,很多人的熱情減退了,本錢用完了,血本無歸,兩手空空地離開了加利福尼亞。亞默爾的顧主越來越少,“點水成金”已經成為昨日黃花,他也應該走人了。
這時,他已經淨賺了6000美元。在那個年代,他儼然已經是一個小富翁了。
努力挖掘第一桶金
楊振華的名聲早已蜚聲海內外,廣為人知,她本人也已經成為中國內地少有的億萬女富豪之一。她有著不到最後決不放棄的堅持精神,終於在機會麵前挖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楊振華小時候是個“病秧子”,苦藥遍嚐,因而從小就立下誌向要開發出一種好吃的藥。
經過數年的摸索,1985年1月,身為福建農學院遺傳學教師的楊振華,在實驗室裏采用生物工程技術對普通的黃豆進行了獨特的深加工,開發出含有20種人體必需的生命氨基酸的營養液,這一實踐耗費了她數年的心血和努力,終於有了喜人的成果。她難忘這一時刻,便將營養液定名“851”。
剛開發出來的“851”營養雖好,味道卻極其難聞,據說像臭魚爛蝦般嗆人。結果,這麼好的產品卻不得不違背初衷,變成了一種隻能賣給養殖場的畜生吃的“生長液”,一袋袋地攪拌在飼料裏喂給豬、雞吃,看著它們享受高級的營養品,神奇地猛長特長,楊振華的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
楊振華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她暗地裏悄悄地把“851”夾在糖裏、餅幹裏送給同事們吃,看他們的反應,結果人人都感到“精神倍增,狀態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