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呆呆地盯著女畫家弱不禁風的背影和舉止出神,然後打了一個寒戰,悄然離去。
這個小偷離開她的家後,念念不忘她那雙渴望生命、熱愛生命的美麗的眼睛。經過一番內心的折磨後,自己又買了一束鮮花去送給女畫家。可是,他沒能如願,因為已經遲了,女畫家已經去世了。
後來,這個小偷終於改邪歸正,重新做人,並成了一個知名的慈善家。
啟迪:皎潔的秋月,會映亮清幽的碧潭,女畫家在感動生命、感動自己的時候,也感動了別人。即便是沒有人情味的小偷遇到了這樣的感動,也會完成一次精神上的升華。
經典的愛
一個晴朗的夏日,美國加州的攀岩俱樂部正在舉行一次攀岩比賽。由於是無防護徒手攀岩,他們在挑戰自然也在挑戰自我。
攀岩成員中有一對夫妻,丈夫叫羅夫曼,妻子叫莫莉亞絲。夫婦倆分在同一個小組,並同時攀登一個懸崖。
羅夫曼的攀登速度比莫莉亞絲快一些。
比賽開始沒多久,羅夫曼就很快地超過了小組中的其他成員,並成了供莫莉亞絲仰視的風景。
羅夫曼離頂峰越來越近了,很快就要達到終點了。下麵看熱鬧的觀眾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看到丈夫敏捷的身影,莫莉亞絲也暗暗地為自己鼓勁,並為丈夫而驕傲。
然而,令人不想看見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處於莫莉亞絲右上方約6米處的羅夫曼忽然一聲慘叫,他失足了!正攀岩的莫莉亞絲瞥見險象,驀然伸出雙手準確地摟住了從她上方迅速下墜的羅夫曼。兩個人緊緊依偎擁抱著墜入萬丈深淵。
這悲壯的一幕,讓全場的觀眾驚呆了。有一個攝影師手疾眼快按下快門,攝下了莫莉亞絲那個完美的摟接動作。這幅作品後來被命名為“經典的愛”,並獲得世界最高攝影獎。
啟迪:後來有人評價:莫莉亞絲雖然沒能挽救愛人的生命,但是她救起了愛。這種愛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雖然沒有海誓山盟,也沒有甜言蜜語,可是在麵臨生與死的選擇的那一瞬。為了愛,她寧可放棄自己的生命。這種愛已超越了死亡,永恒地存在人世間。
“度”得了自己
有個年輕的女孩外出時偶遇大雨,隻好一個人在屋簷下避雨。這時,她正好看見一位禪師撐傘從雨中走過。
女孩喊道:“禪師,普度一下眾生吧,讓我到你傘下,你帶我一程怎麼樣啊?”
禪師回答:“孩子,我在雨中,你在簷下,簷下眼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啊。”
女孩聽了,立刻走出屋簷,站在雨中對禪師說:“現在我也身在雨中了,你該度我了吧?”
禪師說:“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你被雨淋,是因為我有傘,而你沒傘。”
“對啊!”女孩說。
“可是,現在是傘度我,而不是我度你。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請自己找把傘吧!”
啟迪:自己有自己的一份事業、財富和能力,哪怕遇上比下雨更大的事情,你都能“度”得了自己。
快樂處方
有一位年輕人心情鬱悶,成天懷著說不出的煩惱,看到別人那樣幸福快樂地生活,感到非常羨慕,同時心裏也感到納悶:“我為什麼沒有別人那樣快樂呢?”
於是,年輕人帶著這個疑問向一位禪師請教:“大師,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啊?”
禪師說:“年輕人,我送你四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把別人當成自己,把別人當成別人,把自己當成自己。要是你能夠做到這點的話,你就會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了。”
“太抽象了,大師,你能給我再詳細地解釋一下嗎?”年輕人說。
“把自己當成別人,就是遇到挫折或不幸時,把自己當作外人,置身事外,不快自然減輕;功成名就時,把自己當成外人,就不會忘乎所以了。”
“把別人當成自己,就是遇事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如果這事碰到自己頭上,我會怎樣想、該怎麼辦?多給別人一些同情心,盡力給別人以幫助。”
“把別人當成別人,就是不要自以為是,尊重別人,更不要幹涉他人的事,任何時候都不應強求別人。”
“把自己當成自己,就是要有自己的獨立性、個性,敢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你就是你自己,不要對其他人抱有幻想。”
這個年輕人聽了後,感到茅塞頓開,在此後的人生道路中,不斷完善自己,最後他變成了一個自己快樂、也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智慧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