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接受暗示(10)(1 / 2)

在每趟長途的挑運之後,完好無缺的桶總是能將滿滿一桶水從溪邊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縫的桶到達主人家時,卻隻剩下半桶水。

兩年來,挑水夫就這樣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當然,好桶對自己能夠送滿整桶水很感驕傲。破桶呢?對於自己的缺陷則非常羞愧,他為隻能負起一半的責任感到非常難過。

飽嚐了兩年失敗的苦楚,它終於忍不住了,在小溪旁對挑水夫說:“我很慚愧,必須向你道歉。”

“為什麼呢?”挑水夫問道:“你為什麼覺得慚愧?”

“過去兩年裏。因為水從我這邊一路地漏,我隻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卻隻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說。

挑水夫替破桶感到難過,他充滿愛心地說道:“我們回家的路上,請你留意路旁盛開的花朵。”

果真,他們走到山坡上,破桶眼前一亮,看到繽紛的花朵開滿路的一旁,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這景象使它開心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盡頭,它又難受了,因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隻有你的那一邊有花,好桶的那一邊卻沒有開嗎?”

“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邊的路旁撒了花種,每回我從溪邊來,你就替我一路澆了花!”

“兩年來,這些美麗的花朵裝飾了我的餐桌。如果你不是這個樣子,我的桌上也沒有這麼好看的花朵了!”挑水夫欣然道。

啟迪:每個人都有缺點,可不用擔心,缺點在大多時候都是可以利用的。

甲殼蟲

一天,一隻甲殼蟲守在一隻奄奄一息的蟬旁邊,冷嘲熱諷地說:“看你這個熊樣兒,你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你不如盡快死掉吧,我已經沒地方住了!”

蟬可憐地望著甲殼蟲,可是甲殼蟲仍然不停地詛咒。

最後,蟬含恨而死。

甲殼蟲興奮地住進了蟬遺留下的那個空殼。因為做賊心虛,甲殼蟲開始變得縮頭縮腦。一聽到外麵有異常的聲響,它就會恐懼地把身子蜷縮到殼子的最裏麵去,最後,也鬱鬱而死。

啟迪:如果想從別人的痛苦中獲取快樂,那麼這種令人不齒的卑鄙行徑必將遭到內心的唾罵;即使得到一時的快感,但也不敢出現在光明之裏,隻能畏畏縮縮地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裏,痛苦不堪的心靈也會遭到他人的嘲諷。

聖人

從前,有一位做了無數善事的長者,得到了國人的交口稱讚,他的事跡一直為國人所傳頌。國王知道後,也為自己有這樣的臣民而感到高興,於是,賜封長者為聖人。

在長者80大壽的那一天,國王親自過來慶賀,同時,還特意帶來了全國最著名的畫家,想通過畫家的筆,將這位聖人慈祥的容貌畫下來,作為世人的楷模。

等大家用完晚餐之後,畫家的畫也完工了。於是,國王帶著眾多的嘉賓前來觀賞這幅聖人的畫像。

可是,當畫家將這幅畫像拿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因為畫裏的人根本沒有慈善的麵貌,反而充滿暴戾、粗野、邪惡的氣息。

“你不是想成心玷汙我們聖人的形象嗎?”國王一看更是生氣,下令把畫家拖出去斬首。

“皇上,你不要冤枉畫家了。”聖人跪倒在地對國王說,“這畫裏的人,就是真實的我,沒有錯啊!”

國王不解地問:“聖愛卿,這畫家明明是醜化你呀,我冤枉他了?此話何意啊?”

聖人說:“國王啊,我之所以成為聖人,就是因為我一生掙紮著,不想去做畫中的那個人啊。”

啟迪:在這世界上,沒有天生的聖者,也沒有永遠的聖者,隻有能時時刻刻自我反省、自我檢視的人,才能成為聖人。把反省自己當成每日的功課吧,因為任何人都不是生來就完美。

生命感動

一個年輕而孤獨的女畫家重病垂危,金子般絢麗多彩的生命就要終止了。

一天,一個小偷敲開了她的房門,小偷手裏捧著一束鮮豔的玫瑰。這是小偷行竊時慣用的伎倆,若無人應門,他便撬門而入,若有人開門,他便問:“是你叫送的鮮花嗎?”

當這個小偷敲開了女畫家的門時,他看到的是一雙美得叫人心動但閃耀著對生命渴望的眼睛。

令小偷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就在他還在發愣時,手中的玫瑰已被女畫家輕輕接去。

“謝謝你,多美的花啊!”女畫家說。

“不用謝!”小偷習慣地回答。

“但願這花兒比我的生命開放得更長久……”女畫家一邊忘情地嗅著玫瑰,一邊轉身把它插在畫板旁的花瓶裏,一雙顫抖的手陶醉地撫摸著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