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意做大之後,招弟完全沒有找到做甩手掌櫃的時候,感覺自己好像更忙了,要到處進貨,攤子鋪大之後就跟打鬧不一樣了,光是這個就要耗去不少時間,還要時時關注出現的新問題,想出解決的方法。
來這麼忙來忙去,招弟做生意的興趣沒培養出來,倒是對設計啊東西興趣無窮,設計也不大恰當,就是現代看見那麼多方便快捷的機器,總想再這個時代複製出來。但是大環境差得太多,連一個的零件都得自己設計製作,她在現代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重點關注過,最多是個知其名不知其所以然,也隻能看著名字做人家的山山寨版本了。
人家山寨雖然質量堪憂,可是功能強大。可她的山山寨卻是功能揮不了十分之一,隻能勉強找個真材實料,結實耐用,好歹可以用個十幾年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帶弟從這檔子事裏解放出來了,事情上了軌道之後,先是胡大嫂嫌路遠柳兒睡不好,主動住到店裏還可以幫忙守下店什麼的,後來錢芳兒跟丁杏兒也心動,幹脆也住了過來,在店裏圈了一角在靠近灶台那麵牆搭了個大通鋪,等到冷了也能蹭個熱度,招弟看了倒是心中一動,想起北方的炕了,可惜這個完全不懂,或許以後等城池建設好了,南來北往的人多了,可以找個那邊的人打聽打聽?
店裏的事情不用管,家裏的事情有人做,帶弟除了早上監督著家裏人練功,再看著點弟妹的學習就行了。可是帶弟不是一個能夠閑得下來的人,有了大把的時間自然要做早就想做的事情了,招弟不在家,她行蹤成謎也沒人知道。
當從繁重的家務解放出來以後,現在家裏的幾個人倒都象上班族了,白各自出門做事,晚上再一家團聚。各自見到的新聞趣事,再玩耍著學習一會,少了摩擦,增進了感情,招弟還是很滿意的。
現在有新東西要出了,自然還是要自家人先摸索出經驗來,這就需要帶弟來了。
初次試驗穩妥為上,爐子裏裝的是木炭,雖價格高些,不過這爐子設計有蓋,更多的象後世的蜂窩煤爐子,隻留一個眼保持通風,維持著保溫就行,倒也增加不了多少成本。
以前招弟她們位置固定,來的都是比較近的人,現在分段挖的地方都差不多行了,就開始一段一段的聯通了。帶弟的車子過去,知道的掏錢買窩窩頭,相鄰的一打聽也就知道是什麼了。
這窩頭後來又改進了下,麵粉不要了,加蒸熟的紅薯。成本降下來,味道還好了不少,最主要的是,價格也跟著降下來,以前一文錢兩個,現在一文錢三個,很多人不隻是自己吃,還買了帶回去。
有那心疼自家媳婦的,多買一些帶回去,早上媳婦就不用大早起來了,多睡一會再起來煮粥的時候蒸熱就行,方便的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