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長泰那裏的土豆刮全部打出來的時候,招弟她們的店子也修好了。
因為隻是暫時用幾年,所以用的是最簡單的方法,最少的材料,活脫脫的一古代豆腐渣工程,不過,三五年還是能撐的下來的。
先修好的自然是店麵,反正是要拆的房子,周長泰也不介意按照招弟畫的範圍修大一點,平時想歇歇腳的時候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也不錯。唯一不懂的就是招弟幹嘛要在門口修個大爐子,明明後麵那麼大一個廚房。
廚房修得跟店麵那間差不多一樣大,起初其實沒畫這麼大的,還是招弟後來又添了個主意,反正地方夠也就加到這麼大了。
是暫時的,但是裏麵東西足夠齊全,幾個大灶那是不了,還打了一個大石磨放在裏麵,以前沒時間太麻煩不想弄的東西現在全都可以開始弄了。
有了固定的地方,她們做的東西更全麵了。現在廚房的一半,幾乎就是一個豆腐坊,別的不,至少全家現在都有豆漿喝了。
每泡的豆子,除了點兩桶豆腐腦,做幾版豆腐賣外,剩下的全做成比較容易保存的豆腐皮和豆腐幹。
隨著氣漸漸的涼了下來,能吃上一口熱的要舒服得多,招弟她們的店以前賣的東西一樣在賣,不過涼蝦現在換成了熱的,還做涼粉,但是是炒涼粉,這些是給那些願意花錢的人準備的。
還有一些人,偶爾花幾個錢嚐嚐鮮就罷了,在外麵吃就覺得舍不得了,現在不是在做豆腐麼,豆渣很多,招弟讓人把豆渣、玉米麵還有麵粉混合,捏成窩窩頭,一文錢兩個,自己家做也沒有比這更便宜的,何況自己家裏要磨豆子什麼的比這還麻煩,做出來成本更高呢!
於是連那些苛待自己到了極點的人,算過帳後也選擇在這裏吃了,更主要的是,在這裏吃還有一碗免費的熱湯,雖然隻是清水煮的蔬菜或者是幹酸菜,可比自己幹哽冷饅頭要舒服得多,唯一的麻煩是,要自己帶碗,不過,習慣了也就好了。
招弟本也不想這麼麻煩的,可是,人太多了,就算她買碗的成本不,這洗碗也是一個磨人的活,除了錢芳兒,店裏還另外請了兩個人,一個也是力氣不錯的姑娘,叫丁杏兒,另外一個則是一個寡婦胡大嫂子,帶著一個女兒叫胡柳兒。
起來這胡大嫂也是命苦,能在這個地方生存下來的人,別的不,生命力都頑強,不然怎麼能在這什麼都沒有的地方活下來。
開荒開荒,起來不過兩個字而已,可是代表的卻是官府下來的種子得種到地裏,自己吃的全都得上山去尋,忍受初開出的貧瘠土地裏少得可憐的產出,一點一點的熬到地熟產量增加。
沒有雜草一樣頑強的生命力,不是死在逃難的路上,就會死在沒有相應的營養補充的高強度的勞動中。
胡大嫂的丈夫熬過了這些,好不容易掙下了一份家業,這日子看著往好處過了,跟人進山打獵,本想弄點野味打打牙祭,卻沒想到他們運氣不好惹到了野獸,同去的人丟了胳膊變了殘廢好歹命還在,這胡大哥卻沒這份運氣,抱著還沒有兒子連個上香的後都沒有的遺憾走了,剩下胡大嫂跟獨女胡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