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理想,就是企業的發展願景,是一種對未來發展的設想與期待。在創業征途中,企業家始終以崇高的理想激勵自己,從而不斷向目標奮進。李彥宏的理想就是用技術改變世界,讓人更便捷地獲取信息,“讓遠在新疆種地的農民也能像大都市裏的人一樣,想知道什麼立刻就能知道”。
“用技術改變世界”的理想源於李彥宏的讀書時代。19歲的李彥宏從山西陽泉一中考取了他夢想中的北京大學,四年生活讓他有了更加遠大的理想,那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服務人們的生活。1991年,他來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主攻計算機。1993年的暑期實習中,他覺得他的理想不是去當大學教授,所以就沒有必要還在學校學習了。大學教授的理想是解決未來十年的宏觀問題,而李彥宏的理想是做一些實用的產品。正是這個夢想,讓他放棄博士學業,放棄在矽穀優厚的待遇,毅然攜他的“超鏈分析”專利技術和風險投資回國創建百度。正確的選擇等於成功的一半,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企業目標,都因為正確的選擇而變得豁然開朗起來。李彥宏說: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讓足夠多的人受益,這是我的人生理想和目標。無論當初做搜信還是現在做百度,我看到每天有上千萬的人在用自己的技術,大家從中受益了,我心裏就特別高興,覺得對社會作出了貢獻。而且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趨向合理,你對社會作出貢獻了,社會也會給予你同樣的回報。
通過分析李彥宏的求學與創業經曆,我們發現,這位海歸創業者的“宏”大理想圖包括改變世界的決心、保持高昂的創業激情、牢記基業長青的使命,並努力擔當“中國搜索,世界引擎”的重任。
1.改變世界
改變世界,是一種人定勝天的自信與覺悟。要想改變世界,除了社會革命,還可以通過做企業、進行創新發明,這同樣可以引領世界變革,正如瓦特發明蒸汽機,讓世界進入工業時代一樣。李彥宏認為,做企業,特別是做偉大的企業,是改變世界的最佳途徑。
然而,以“海歸”身份回國創業的李彥宏為什麼要選擇搜索引擎呢?要知道當時在美國,一批搜索引擎公司已經崛起。李彥宏認為,正如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一樣,搜索引擎也改變了世界經濟的商業模式。他喜歡搜索領域,上網搜索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最新信息。當然,除了自己喜歡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搜索引擎的門檻非常高,放眼全球,真正有市場地位的專攻搜索引擎的企業非常少,大約隻有四家:中國一家、俄羅斯一家、韓國一家、美國一家。西歐經濟發達,但它也沒有自己的搜索引擎,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行業,一般人做不了。而當時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完全空白,沒人真正理解搜索引擎技術,中國門戶網站全部依賴國外技術,而不是自己開發。李彥宏認為,在這樣一個完全空白的市場更容易成功。
李彥宏始終認為,搜索是百度成功的所有秘密,正是因為廣大網民接受了中文搜索這種信息服務,才成就了百度的輝煌與榮耀。百度公布2010年第一季度業績,截至2010年3月31日,公司實現淨利潤4.80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65.3%。每股稀釋收益13.77元,優勝於市場預期。
在改變世界這個問題上,百度與穀歌在指導思想上非常不同。百度是先改變中國,再改變世界,所以先專注於做中文網頁搜索,再謀求國際化發展;而穀歌主張打造完善的全球平台,而不是要進行本地應用,主張一步到位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它敗走中國的原因,“因為它既不是美國穀歌,也不是融入中國本土的穀歌,而是穿著中文馬甲的‘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