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政商關係的隱憂(1 / 3)

政商關係,本質上是政治和經濟的關係。馮侖認為處理好政商關係,就是企業家學會與政策法律、國有資本和政治家打交道。馮侖說:

政商關係有三個方麵。首先是講我們和政策法律的關係,在這方麵,我說了這句話:聽黨的話、按政府的要求辦。第二,我們和國有資本的關係,就是民營資本和國有資本,這個關係應該是混合經濟,就像我們和泰達的關係。這個政商關係不太困難。第三是企業家和政治家的關係,這個要小心。你既需要政治家和你有一個好的互動,但又不能變成一個互相交易的關係。所以我們要處理好這三方麵的政商關係:和政治家、資本、政策怎麼打交道。

萬通與泰達的關係,就是股份製企業與國有資本的關係。目前,萬通的資本控股股東有1130個,其中大股東之一就是天津泰達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國有總資產1005億元)。2004年,泰達集團成為萬通股東,6年來雙方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每年的5月28日上午10點,萬通集團的股東大會都會準時召開。開股東大會就是為了給大家分紅——上午開完會,下午股東們的分紅就拿到手了。按時分紅是馮侖與生意夥伴保持良好關係的秘訣。他認為,股份製企業的責任就是要按時分紅,要充當能幹的好人,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為投資者謀求最大回報。

除了保障投資者收益外,企業還要有“負責的精神”,就是要“沒事兒找事兒,把別人的事兒當自己的事兒,把自己的事兒不當事兒”。萬通在天津中新生態城新新家園做了一個綠色三星標準住宅項目,這些標準使得平均成本要高15%,用馮侖的話來說,“綠色環保是地球的事兒,我們也要管”。萬通建造“綠色環保”房地產,就是聽黨的話、按政府的要求(特別是碳減排方麵的要求)辦事,所以在政府方麵獲得了一定的支持。這也有利於維係與政府的良好關係。

馮侖認為,在資本運作中,企業可以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進行資產配置活動,但是報批程序需要通過多部門審核,時間太久(一般為8個月到一年不等),不利於搶占市場先機。所以,企業要用創新的方式與資本市場打交道。

2010年5月,在“第四屆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論壇”上,馮侖說:

(企業)與資本市場打交道,就是用創新應對,上三個台階。第一台階,大規模獲得便宜土地;第二個台階,快速地製造,比如住宅產業化、降低成本,再有資本市場的支持,當然還有每年房價要漲10%-15%,如果這個前提不存在,這部分的商業模式就麵臨一個巨大的挑戰;第三個台階就是資產管理,把好的運營的不動產作為金融產品。

馮侖認為,人一生有四個必修課(大家不一定要去做),一是坐牢一年無罪釋放,千萬別埋怨政府,這一年讓你想清楚了是非;二是癌症誤診,知生死;三是離異無子女,知愛恨;四是SARS誤診,知人心不古、世態炎涼。人必須要有特別的經曆才明白道理,才不緊張。其中第一課就是處理好政商關係,要明白政府不是萬能的。

企業要想處理好政商關係,就要妥善處理企業和政策、企業和資本、企業和政治家的關係。創業19年來,馮侖堅持與這三方打好交道,努力維係好各方關係,讓萬通左右逢源,獲得高速發展。

1.企業和政策

國家政策對於企業的發展往往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例如,我國1993年頒布《公司法》之後,私人投資才成為合法的資本活動,民族資本和民營企業才真正運作起來。現階段,對於民營企業與政府“離不開、靠不住”的關係,馮侖作了詳細的解釋。馮侖說:

所有企業在創業、發展過程中,跟相關權力打交道的時候,實際就是“離不開”的關係。我們的改革是漸進式的,社會資源的分配市場化,行政部門也分配很多資源,所以關係是不能離開的。所謂的“靠不住”,是因為政策在變,在跟相關部門配合的同時,也要緊跟市場、靠客戶。所以我們就是聽黨的話,按政府要求辦,跟市場走,這就是我們的原則。

萬通聽黨的話、按政府要求辦,表現在發展低碳綠色建築方麵。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向各省、自治區建設廳和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建委(建設局)及有關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印發了《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補充說明(規劃設計部分)》的通知,要求建築企業參照執行。據此,萬通嚴格按照“綠色建築評價細則”,開發綠色房產。2010年8月4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對外公示了通過綠色建築標識評審項目的名單,萬通地產位於天津中新生態城的萬通生態城新新家園通過了三星標識的評審。

三星標識是目前我國建築業最高水平的綠色認證,表明建築在環保、低碳、低能耗方麵達到了先進水平。萬通生態城新新家園在設計中整合應用了22項綠色建築技術,實現了住宅建築節能75%、太陽能熱水占生活熱水總供熱量不低於60%、可再生能源使用大於10%、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於20%的節能環保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