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創富人生智慧(4)(1 / 3)

借錢絕非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許多人對借錢仍然存在著陳腐的老觀念,似乎借錢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因此不願意借錢來投資。這種人的觀念還停留在老式的傳統觀念裏邊,是無法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的。

銀行是一個融資的地方。它的產生便是為了調節資金的餘缺,它的作用是將儲戶多餘的錢通過銀行這個中介機構轉移到需要資金進行投資的投資者手中。它可以大大的降低交易成本,自動地將借者與貸者進行尋找和分配,在一個國家的金融係統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如果不會利用銀行,隻能說明你的投資理念和理財觀念還不成熟,這樣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商界的成功者的。

如何利用外來資金

資金的尋找可以通過很多方式,比如向親友借貸或是向銀行申請貸款,甚至可以直接在股票和債券市場進行融資。這幾種方式各有利弊。

向親友借貸,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也不需要一些繁雜的手續,雙方商定一些簡單的條款,或是口頭的,也有打借條,簽借款合同的。但這種方式存在著很大的道德風險問題,因為這種借貸往往是一種信用貸款,如果借款者不將借款投入到正當的行業中,而是進行一些如賭博、買彩票等活動中,便無法肯定他是否能夠歸還。而且,即使他有能力歸還,也還存在著賴不賴帳的問題。最終,這種方式的借款往往以不愉快而告終。

向銀行借款,相對來說比較複雜,這需要在辦理一係列的手續之後,由銀行進行考核和研究,並在你提供擔保的情況下方可以拿到貸款。因此,許多人正是因為這種麻煩而不去向銀行借款。甚至有許多比較大的商家,也不願意向銀行借款。原因一方麵是手續複雜的問題,另一方麵則是擔心一旦還不上借款,可能要麵對倒閉的威脅,還不如自力更生或采取其他方式。

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直接融資,不需要和銀行打交道,隻需要具有一定的上市條件,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籌集大量的資金,而且這種資金跟從銀行的借款不同,它是一種具有所有權的資金,買入股票的人不能任意從你的公司中抽回資金,因此,資金來源比較穩定。這種方式的優勢顯而易見,所以現在的大多數公司,都盼望著自己的股票上市。

實際上,證券市場融資也不是絕對的好,股票的價格變動的本質仍然是你公司的業績,如果你公司的業績並不佳,那麼你所籌集來的錢無法轉換成資本,隻能閑置,甚至被某些人中飽私囊,而股票價格節節下降,公司仍然麵臨破產的威脅。

所以,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如何選擇,需要你認真的考慮。這首先決定於你公司規模的大小以及你是否有值得投資的好計劃。相對來說,向親友借貸不是一種正常的借錢方式,金額也不可能太大。如果你的計劃需要的資金金額比較大,或工期比較長,最好采用後兩種方式。如果此計劃具有較大的風險,最好不要從銀行借貸,以免銀行硬性凍結你的賬戶。

尋找生蛋的“雞”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會一遍又一遍地看到這樣的情景:有人乘著酒興在大談某位富豪的軼事,酒醒之後,又顯然悵然若失。

或者,在一邊牆角的電視機正在演著某大亨的花邊特寫,熒光屏上放映著他的遊艇,和他那些花銷昂貴的女朋友們,這邊店裏的客人,對著酒杯幻想著發財的滋味,做著富貴的白日美夢,彼此揶揄一番。最後,大家終於漸漸落人自欺欺人的陳腔濫調,他們會說,這些大亨們都不是以正當的方式發家致富的,沒有一個是好人等等。說起自己,則既無目標,也無信心,他們會說:“你得有錢才能賺錢啊!”

然後每個人都會輕聲讚許,點頭稱是。大家一致同意,這真是金科玉律之言。

事實上,這種聽起來令人寬慰的說法,全然是一派胡言,它隻是一般人不肯奮力一試的借口而已。

除了少數的例外,富豪們幾乎都是白手起家,或起家時隻比一文不名略強一點而已。他們的一生就是這些自慰說法的反證。事實是,不論開始時有錢還是沒錢,任何人都能聚積起巨額財富。

當然,錢能直接生錢,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在妥善的經營和一點點好運的照顧下,亦可以運用錢來賺錢。但是,卻不一定非要是自己的錢才行。如果你自己的錢有限,你可想辦法利用別人的錢。在富人之間,這種利用別人的錢賺錢的做法,不但很普遍,而且運用得極富技巧。

大部分成功者,一生中都曾一度或數度的“用別人的錢賺錢”。有許多人在創業開始就利用它來使自己脫離貧窮的困境,使自己在長而艱辛的登山途中,前進了一大步。

借錢生錢的藝術

我們不妨先用一個簡單而熟悉的例子,來說明一下“用別人的錢賺錢”的價值。

假設你有1萬元投資於房地產,你在某一個拓展中的城市的邊緣找到了一塊地。在這個地區,土地的增值率比方說,是每兩年為25%。那麼你可以找一塊正好值l萬元的地,把它買下來。兩年後,再把它賣掉,拿到1.25萬元。結果你用自己的資金賺了25%。這種投資方式固然是不錯的。

但是,如果你能利用別人的錢的話,你可以做得更好。

這時你所買的不是一塊價值1萬元的地,而是一幢價值4萬元的房子。你拿自己的1萬元作為預付金,然後以正常的抵押方式,向銀行借貸其餘的3萬元。現在,我們來看看你這麼做,結果有何不同。兩年後你的房子,正如你的土地,也增值了25%。這幢房子的價值成為5萬元。你將它賣掉,還了銀行的借款,仍然落下2萬元。結果是你利用別人的錢,所賺的不是25%,而是把你的資金增加了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