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創富人生交際與口才(14)(1 / 2)

有許多演說者,常在演說開始時頻頻地咳嗽、搖頭、擺體等姿態表現,不是因為故意做作,便是由於預備的不充分使自己感到不自在而掩飾自己的一種行動。可是這種行動,隻會引人憎厭,難堪。有些人說兩句話,便唾沫四濺,任意吐唾,這種習慣,也應當革除。

又如在演說開始之時,說一大套道歉客氣的虛文是幼稚的。聽眾既然是在聽你的演說,那麼你說一大套的廢話是浪費寶貴的時間。倘若你因沒有預備而要求大家原諒,那更不應多說廢話。所以你開始就得說正文,而且一定是可以抓住聽眾的。

在演說的時候,演說人常常帶有一些不良習慣,這些不良習慣不但分散聽眾的注意力,而且引起他們的厭倦:

無論四周發生什麼事情,演說人切勿舉頭回顧

不要常看鍾表

有人進場,也勿中途停止

聽眾中途退場時,你必須依舊保持原狀

遇到觀眾鼓掌時,應暫停,待掌聲停止時再繼續下去

勿因聽眾的鼓噪或譏諷而加以駁斥,或表示怯懦

當演說完畢時,你的態度從容,鎮靜是必要的,無論有沒有表示歡迎的掌聲,你都應該麵帶微笑,表示愉快。

留心你的聲音

留心你的聲音,留心自己說話是不是快了些?有人說得快,卻很清楚,有人卻是快而不清楚,使人聽了等於沒有聽。

因說話太快而造成字音不清,固不足道,即使快而清楚,也不足為訓的。你雖有說話很快的本領,但是聽者不一定有聽快的本領。

訓練你自己,說話時聲音要清楚,快慢要適度。說一句,就要讓人聽懂一句,不必再問你明白,陌生的或地位比你低下的人是不大敢再請你重說的。

口語主要是依靠聲音傳播信息,進行交流。口語的聲音是以章節為單位的,而每個章節是一瞬即逝的,某些音節又近似易混,瞬間不易聽清,所以,在口語表達上,語音一定要準確,吐字要十分清晰,又要得當,有節奏感,這樣才能準確地傳情達意。

說話中,如果有兩三個音節不準確,或是叫人聽不清,就會影響聽者對語音的領會理解。在談話中,每句話聲調也該有高有低,有快有慢,要抑揚頓挫,富有感情。因此,要學會調節它。

提高你的語音質量

提高一個人語音的質量,有以下幾個方麵要注意:

念準字音。字音的定義是由語音決定的。所以有效交流的第一要素是念準字音。

正音,辨字。立誌要有口才的人應當力求語音準確,辨清每個字的音、形,碰到問題要善於查字典解決。

多與人交流

根據成功者的經驗,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盡量找有利的對象交談,少接觸不利的對象。要依靠自身的積極主動,尋找機會與一些語音語調把握較好的人進行交流和練習,爭取短期內奏效。

多進行練習。

在打下初步基礎後的提高階段,進行正音正調的練習,以求提高質量和清晰度。要特別注意查詞典正音,跟隨廣播電視的播音學習,並要繼續進行交際練習和演講練習。

貴在堅持。成功往往在最後的堅持之中,最好能有一個誌同道合的朋友相互鼓勵,相信一定能克服口音的困難,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經常誦讀一些節奏感強一些的作品,並做到咬字清楚,情緒表達清楚,如詩歌、劇本等。

隨時隨地注意調整自己的語聲語調,並調動潛意識來改變自己的說話習慣,給自己一個高貴、穩重、大方、雄辯四方的說話者的成功自我形象。

找一個有同樣問題的朋友,相互揣摩,互相加以練習,並長期堅持。

速度需有變化

演講研究專家費森和湯姆曾經在《演說的基本經驗》一書中說到:“速度需有變化,是演講的主要原則之一。”因此,演講的音調要有節奏,音調快慢需要配合情節而進行調整,才能使演講打動人心。

美國的高速公路上,常因司機在駕駛車時打瞌睡而引起車禍。原因之一是長而直的道路和長久保持同樣的速度,使人感到單調乏味,精神容易鬆懈,一不小心就會進入夢鄉,以致發生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