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道道催命(下)(2 / 2)

沒有人反駁嶽雷,就算是嶽飛也沒有,所有人隻想讓時間快些流逝,好證明嶽雷的判斷是否準確,當然他們的心中是多麼希望遺憾的事情不要發生。

“禦旨到,著開國公檢校少保、樞密副使、輔國大將軍嶽鵬舉領帳下諸將接旨……”

“禦旨到,著開國公檢校少保、樞密副使、輔國大將軍嶽鵬舉領帳下諸將接旨……”

……

可是急促的傳令聲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此刻即使是營中的普通士兵也能從接來而來的聖旨中察覺到一絲不祥的端倪。

僅僅半天的時間裏,嶽飛已經接到了十一道伴隨著金牌的聖旨,聖旨中的內容也從“今大宋已和大金議和,邊境無事,即著爾嶽飛帶領全軍立刻回兵進京,加封官職。三軍有功將士俱有升賞,欽此。”變成了最後一道中的“若再拖延返京即為忤逆,自嶽飛下諸將皆以叛國論處,禍及三族,立斬不赦!”

嶽飛看著壓在麵前行軍圖上的十一麵金牌,黃金獨有的絢麗光芒幾乎耀花了他的雙眼,然而在這光芒掩映下的卻是行軍圖上大宋的萬裏河山,萬千將士的浴血奮戰。

一麵金牌正好壓在了臨安城的位置,嶽飛還記得當日從臨安城出兵之時,高宗緊緊握著自己的手說他還要親自再來迎接諸將得勝歸來,記得當時四路大軍一同度過淮河時四位將軍在河邊立下的誓言。

另外一麵金牌擋住了行軍圖上郾城的位置,嶽飛記得當日自己帶著諸軍在郾城與兀術苦戰月餘,數萬將士血灑疆場。最終宋軍憑借更加頑強的意誌和敢於赴死的勇猛拖垮了不可一世的女真騎兵,漫山遍野的金國逃兵和滿城百姓的淚如泉湧,成為了每一個幸存戰士留在郾城的永恒記憶。

小商橋的位置上也有一塊沉甸甸的金牌,然而就算是黃金的光芒也掩蓋不了小商橋上一千三百位壯士的死戰不退的勇氣,掩蓋不了呂仁齊永不屈服的傲氣,掩蓋不了楊再興以一敵萬的霸氣。一聲‘決死’的呼號、一道‘斬將’的光芒,百年之後的小商橋留給後人的絕不僅僅是個故事,而是激勵同胞永不屈服的精神力量。

還有朱仙鎮,即使金牌能把行軍圖上並不起眼的朱仙鎮完全遮蓋住,可是它又怎能能遮得住十萬將士萬眾一心的衝天殺氣,怎能遮得住不可一世的女真騎兵麵對嶽字戰旗時的驚慌恐懼。就在小小的朱仙鎮外,宋軍用鮮血和生命換回了彪炳千古的巨大勝利,換回了黃河以南的千裏故土,更換回了華夏民族失落已久的榮耀。

還有的金牌壓在了東京城、壓在了大同府,擋住了黃河,擋住長江……這每一處土地都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憂傷,凝聚著太多戰士的鮮血和太多同胞的夢想。

漸漸的嶽飛的眼睛濕潤了,沒有人知道是黃金耀傷了他的眼還是回憶刺痛了他的心,這位堅忍不拔的鐵血將軍第一次無法做出抉擇。麵前是讓千萬宋人魂牽夢繞的東京聖地,身後是十一道催促返京的聖旨;前進一步就能洗刷靖康之恥後漢人頭上的無盡恥辱,可是前進一步也將讓十萬將士成為萬人唾罵的逆反之賊……嶽飛的右手高高的舉在空中無法落下,因為他也不知道該為十萬將士,為大宋的興衰榮辱指一條什麼樣的路。

就在這時,第十二道金牌到了,這次傳令的不再是默默無名的傳令官,而是官居二品的諸金紫光祿大夫——萬俟卨。

“嶽飛將軍,下官此次前來沒有聖旨,隻帶來了三樣東西,金牌、寶劍、和項上人頭。”萬俟卨說這話時一臉的大氣凜然,像極了抱定必死決心的忠臣。

“聖上賜我金牌、寶劍,並讓我帶口諭給嶽將軍,聖上說如果嶽將軍依舊不肯退兵,就讓下官持此尚方寶劍斬嶽將軍頭顱以正法度。如若不然,就請嶽將軍砍下我萬俟卨的頭顱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