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二道聖旨到來的時候,所有的人再次驚呆了,然而這次卻不是為了聖旨本身,而是因為之前嶽雷的判斷之準確,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即使平日裏以智謀和冷靜著稱的王貴張憲,此刻也不得不佩服嶽雷的先見之明。
趁著嶽飛接第二道金牌和聖旨的時候,張憲偷偷溜出了大帳,從親兵手中把嶽雷帶了回來。當他倆回到門口時,隱約聽到了傳令官高亢的聲音,“著開國公嶽飛即刻帶軍進京,不得遲緩!見金牌則如朕親臨,即刻啟程。”
相比於剛才的褒賞犒勞,第二道聖旨的語氣已經變得冷漠了許多,字裏行間都充斥著不可置疑的威嚴,似乎這兩道聖旨也反映了臨安朝堂上那位大宋至尊的心理變化。
傳令官出門時與張憲嶽雷撞了個滿懷,使者的自豪使得他們的鼻子都翹到了天上,冷冷的丟下一聲鼻哼後就大搖大擺的走開。不過他們心中也在疑惑,剛才自己進帳時還被拖著往外走的那個年輕校尉怎麼又自由自在的走回來了?今天嶽飛營裏玩的是什麼調調?
當張憲帶著嶽雷再次回到帳中時,所有人看著嶽雷的眼神都變成了不可思議,之前誰都沒能想到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嶽雷竟然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每個人都在感歎嶽家一門的英雄輩出。
嶽飛雖然治軍嚴格,可它也並不是不知變通的刻板之人,此刻全軍需要麵對著是進是退的生死抉擇,而嶽雷剛才的話顯現出了他對當今的情況似乎早有預料,嶽飛也想在聽聽他的看法。
就在嶽飛和諸將的集體沉默下,嶽雷自然而然的在帳中找了一席空座坐了下來,至此正式的加入了會議,成為了能為帳外十萬將士決策未來的一員。
其實在嶽飛接到第一道聖旨時,他雖然擔心可還是覺得如果自己能上表一封說明前線的情況,聖上肯定會收回成命,支持自己收複失地。可是嶽雷的推論和當真到來的第二道聖旨已經打破了他的沉穩,讓他有些害怕嶽雷接下來的預言也會一一成真。
“事情既已如此,各位將軍還有什麼話要說嗎?”嶽飛雖然口中文的是各位將軍,而眼睛卻隻盯著嶽雷。
嶽雷看著嶽飛、嶽雲以及所有將士鼓勵的眼神,剛剛在鬼門關闖了一圈的他更加無所畏懼,毫無忌諱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帥,各位將軍,既然事情不幸朝著我之前預料的方向發展,那我也就拚著對聖上不敬的罪名說出我的全部想法。”嶽雷頓了一頓,看到眾人眼中的鼓勵都已變成期待,才接著說道。
“既然有了第二道金牌就必然還有第三第四道,而且軍令也必然越發嚴厲。因為我想聖上心中已經不光有對議和一事的擔心,更多的也許是對我軍將士的擔心。”
“對我軍將士的擔心?”隻知忠君愛國的嶽雲一時無法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是的,對我軍的擔心。其實仔細想想我軍現在已經擁兵十萬,而且還有大宋唯一的騎兵部隊,加之我軍又實際掌控了淮河以北數以千裏的土地,如此實力又怎能讓皇帝不擔心呢?”
“可我們隻是軍人,是忠於大宋的軍人。”嶽雲還是無法接受嶽雷的觀點,義正言辭的反駁道。
“是啊,問題是即使我們這麼想,可是聖上卻未必這麼想。再說也許聖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軍人,莫忘了宋朝的江山是怎麼來的!”此話一出足以驚世駭俗,誰也沒想到嶽雷居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麵點戳中了宋朝皇家最大的逆鱗。沉默,久久的沉默!
“我的想法也許太過大不敬了,隻是到了如此關頭我也不得不說。如今擺在我們麵前的隻剩下兩條路,撤兵或是……或是不再聽從朝廷之令!”
接著嶽雷又低聲歎息到:“等吧,等吧。等著後麵的金牌如果真的到來,我們再做最後的決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