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朝堂紛爭(一)(1 / 2)

臨安城,南宋朝廷。

南宋的開國皇帝趙構正高居於龍椅之上,聽著下麵文武大臣報告南宋的軍國大事。趙構,最近心情不是很好,原因呢,就是與金人是戰是和的問題讓他拿捏不定。若說戰,趙構曾親眼目睹了北宋東京城外八十萬禁軍不敵女真十萬騎兵,徽欽二宗被金人所擄,趙構還真不認為自己剛剛成立的南宋能打得過彪悍的女真人。可是要說是和,不光要丟掉大宋三分之一的領土,金國還提出讓自己稱臣納貢,真要是接受了這些條件,自己又當如何平息百姓的憤怒,如何麵對趙家的曆代先王。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介紹下趙構的出身和生平,趙構(1107——1187),字德基。南宋開國皇帝,即宋高宗。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被封為“康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於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絕主戰派抗金主張,南逃至臨安(今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權。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兵圍東京,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欽宗命其出使。後為河北兵馬大元帥,有士卒萬人。次年,東京城破,徽欽二帝被俘北去,皇室男女老幼盡被虜走,北宋王朝滅亡。趙構在外組織勤王兵馬,於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是為高宗。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南逃揚州,金人於次年兵鋒指向揚州。三年,自揚州至鎮江,再至杭州,又北上建康府(今南京)致書金人,表示願意削去宋朝國號稱臣。金人拒絕高宗投降,再次南進。趙構則自建康而鎮江、杭州、越州、明州、定海,直至乘船逃入大海。金人也入海追擊,因遇大風雨隻得作罷。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舊曆十二月,金人犯越州,安撫使李鄴開城投降,衛士唐琦袖巨石襲擊金將琶八未克,被殺死。次年四月,金兀術率軍擄掠杭州北返,趙構才從溫州再度回到越州。六月,要侍從、台諫、諸將計議駐蹕事宜,並仿“唐幸梁州故事,升州為府,冠以紀元”(陸遊《嘉泰會稽誌序》),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以後改元“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於當年十月升越州為紹興府,是為紹興地名的由來。在越期間,先後蠲免紹興府三縣湖田米,蠲兩浙夏稅、和買細絹、絲綿,減閩中上供銀三分之一,釋流以下囚,複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等。至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正月初十離越州至臨安,前後在紹計一年零八個月。

如今端坐龍椅之上的趙構,早已不是那個懷揣著延續大宋血脈,恢複大宋疆土理想的單純少年了,已經貴為宋朝高宗,富有天下的他要考慮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年少時親曆國破家亡,父兄被擄;即位後流離失所,逃亡出海。之前的所有經曆對於他這個一國之君來說,都包含了太多的辛酸、痛苦。許多年來,他所失去的不單單隻是土地,更有尊嚴與體麵。也正是這些經曆,使得曾經年少輕狂的他,變得成熟,變得讓人敬畏,變得和他的父兄一樣,開始具有了君王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