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誠實(1 / 2)

立誠斯感物,執象總迷真。〔中〕嚴複:《六十一歲生辰》

聖人之道無他,至誠而已。〔中〕元好問:《內相文獻楊公神道碑銘》

不能動人,隻是誠不至,於事厭倦,皆是無誠處。〔中〕程顥、程頤:《遊定夫所錄》

巧詐不如拙誠。〔中〕《三國誌·魏書·程昱》

至誠則金石開。〔中〕康有為:《亂後罪言》

進學不誠則學雜,處事不誠則事敗,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中〕程顥、程頤:《論學篇》

誠,自不妄語始。〔中〕俞文豹:《吹劍錄·外集》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中〕吳處厚:《青箱雜記》

欲當大事,須是篤實。〔中〕魏徵:《政術》

推誠而不欺,守信而不疑。〔中〕林逋:《省心錄》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中〕《新唐書·陸整列傳》

明善在明,守善在誠。〔中〕程顥、程頤:《遊定夫所錄》

學貴信,信在誠。誠則信矣,信則誠矣。〔中〕程顥,程頤:《暢潛道錄》

誠無垢,思無辱。〔中〕劉向:《說苑·敬慎》

責善之道,要使誠有餘而言不足,則於人有益。〔中〕程顥、程頤:《遊定夫所錄》

誠之一物,存諸己則忠,加諸人則恕。〔中〕元好問:《內相文獻楊公神道碑銘》

誠以待物,物必應以誠。〔中〕《宋史·何郯列傳》

自謀不以誠,則是欺其心而自棄其誌,與人不以誠,則是喪其德而增人之怨。〔中〕晁說之:《晁氏客語》

至誠無息。〔中〕《禮記·中庸》

以誠感人者,人亦以誠應,以詐感人者,人亦以詐應。〔中〕薛瑄:《讀書錄》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中〕韓嬰:《韓詩外傳》

一個偉大政治家的首要品質就是誠實。如果這一觀點競然是一種錯誤,我寧可把它隨身帶人墳墓,也決不會相信人不奸滑就不能夠成為一個政治家。〔美〕約翰·亞當斯,致威廉·尤斯蒂斯的信

成功型個性的人不僅不欺騙他人,而且對自己也很誠實。(美〕馬克斯威爾·馬爾茲:《你的潛能》

一個人要表現最高的真誠,就必須做到無事不可對人言。〔印度〕泰戈爾:《沉船》

我寧願以誠摯獲得一百多名敵人的進攻,也不願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讚揚。〔匈〕裴多菲

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安全的安全感與尊嚴感。〔美〕艾琳·卡瑟拉:《全力以赴》

一兩重的真誠,價值等於一噸重的聰明。德國諺語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德〕康德:《持久和平》

坦白直率是一件珠寶,但佩戴它的人卻是不合時尚的。〔英〕富勒:《至理名言》

少量的誠實是一種危險的東西,而大量的誠實則完全是要命。〔英〕王爾德:《作為藝術家的批評家》

相信一切人都是誠實的,這無疑是愚蠢。而相信普天之下沒有誠實之人,這就更加不足為取。〔美〕約翰·亞當斯:《致威廉·尤斯蒂斯的信》

深明事理者比不明事理者在性格上表現出更大的直率坦誠。〔美〕蔡斯:《視野》

要讓新結識的人喜歡你,願意多了解你,誠懇老實是最可靠的辦法,是你能夠使出來的“最大的力量”。〔美〕艾琳·卡瑟拉:《全力以赴》

有疑問的時候,最好是說實話。〔美〕馬克·吐溫:《赤道環遊記》

要在這個世界上求生存,光做一個誠實的人是不夠的。〔法〕大仲馬:《基度山伯爵》

誠實,像我們所有的情操一樣,應當分成消極的與積極的兩類:消極的誠實實在沒有發財的機會時,是誠實的。積極的誠實是每天受著誘惑而毫不動心的。〔法〕巴爾紮克:《邦斯舅舅》

在生意經上,欺騙有時候會得手,但是在藝術上,誠實不但是上策,也是唯一的策略。〔英〕毛姆:《刀鋒》

誠實的人說的話等於他開的保票。英國諺語

隻要誠實生活的道路向人們敞開,人們就願意誠實地生活。〔美〕托馬斯·傑斐遜:《致M·德馬巴的信》

如果一個人是誠實的,而九個是混蛋,便沒有人會得到便宜,可是那個人會吃虧,哪方麵人多,哪方麵就有理。〔蘇〕高爾基:《三人》

誠實的敵人比虛偽的朋友好。德國諺語

要保持貧窮,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做一個誠實的人。〔法〕拿破侖:《格言集》

為人忠誠可不容易!這可是一門真正的學問。〔德〕拉薩爾:《弗蘭茨·馮·濟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