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歲的時候,他在芝加哥開了自己的聯合登記保險公司。當時他既是老板又是員工,僅憑自己一個人,在開業的第一天就成功地簽了54份保險單。由於他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調整自己的銷售技巧,他的事業日益興旺。後來,竟然創造出了一天簽單達到122份的紀錄。隨著事業不斷發展壯大,他的業務開始向全美各州擴展,並且大量招人。在各州均設一名推銷總管來領導推銷員,他自己則管理各地總管,那時,斯通還不到30歲。
20世紀30年代初期,美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當中。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沒錢來買意外保險,而真正有錢有能力買的人卻願意將錢存下來。在這種逆境中,斯通也絲毫沒有退縮。他給自己製定了幾條座右銘。其中的一條是這樣的:“銷售是否成功,取決於推銷員,而不是顧客。如果你以堅定的、樂觀的心態麵對艱難,你反而能從中找到益處。”最終,他還是獲得了成功,不但順利度過了這個經濟大蕭條時期,而且每天的業績竟然能奇跡般的和以前經濟繁榮時持平。
功夫不負有心人,斯通成了聞名全美的富翁,同時,他自己的聯合登記保險公司也當之無愧地成了行業老大和美國的大型企業。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有時卻能起到改變人生的巨大作用。這當然不是天方夜譚,可用來做例證的事情不勝枚舉。
美國的福特公司就是這類事例中的一個。福特公司不但在世界汽車產業界獨占鼇頭,而且大力推動了美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振興了美國的經濟。試想當初,誰會想到福特竟然能以“撿廢紙”這個細小而簡單的動作贏得老板的器重,從而進入大型汽車公司,開始他的汽車產業生涯。
福特大學畢業後,來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當時一起參加麵試的幾個人的學曆都比他高。看到這種情況,福特當時就想自己肯定沒希望了。輪到他麵試,剛準備走進董事長辦公室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就在自己腳下的地上有張紙。他毫不猶豫地把這張紙撿了起來,打開一看,是張廢紙,於是就把它扔進了垃圾簍。董事長將整個過程看得都很清楚。就是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沒想到竟引起了董事長極大的興趣。福特剛說完“我是來應聘的福特”這句話,董事長就表了態,對他發出邀請:“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董事長的這個決定連福特本人都感到十分詫異。其實,正是他那個細小而簡單的動作為他創造了絕好的機會。此後,福特便成了這個大型汽車公司的一員,也就是在這裏,福特的才華得到了展現,一個個輝煌的成績開始在他的人生之路上展現。直到最後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闊,事業越來越紅火。現在,福特公司已成為聞名世界的汽車巨頭。
福特這次看似偶然成功的背後,也體現出了其中的必然。他那簡單的動作正是習慣成自然的表現,而他的好習慣正是源於平日積極樂觀的態度。英國的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福特的成功為這位哲人的話做了印證。
有正確的刺激,才會有正確的反應。再懶惰的馬,隻要身上有馬蠅在不停地叮咬,它也會一直精神抖擻,飛快地奔跑,一直到死。正麵思維就是這樣的馬蠅,遇到挫折,若有正麵思維護航,就不會輕易地放棄和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