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麵思考是個發動機。當一個人一點兒興奮都沒有時,也就沒有做好工作的動力。在職場中,沒有正麵思考將一事無成。工作中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事做起來都是很艱難的,沒有正麵思維,就不敢去想,就沒有好的開始。
當年,海爾進軍美國市場時,就受到了包括海爾高層在內的很多人的反對,大部分人認為,海爾在美國不可能站住腳跟。外界評論,海爾到美國去風險太大,但是海爾總裁張瑞敏則斬釘截鐵地說:“如果不去,風險更大!”到目前為止,全美十大連鎖超市中已有8家銷售海爾多類產品,而且海爾進入的是大連鎖的全球采購係統,這意味著海爾已經走進美國主流市場。海爾在全美50多個州擁有國際化服務中心,並開通了免費熱線電話。
海爾現象讓國人為之感奮,同時也觸發了海內外傳媒對“海爾真相”的深層次探究與揣度。任憑風吹浪打,海爾巋然不動。海爾還是那個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的一錘定音為海爾開拓了巨大的海外市場,打響了中國的民族品牌。
都說思路決定出路,其實隻有正麵的思路才能決定出路。在推銷員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由於氣候炎熱,非洲人向來都是打赤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起來:“這些人都打赤腳,怎麼會要我的鞋呢?”於是放棄努力,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皮鞋穿,這裏皮鞋的市場大得很呢。”於是想方設法引導非洲人購買皮鞋,最後發大財而歸。
由此可見,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可能就會產生大相徑庭的結果。這兩個銷售員,同時麵對的是非洲市場,接觸的也都是打著赤腳的非洲人。僅僅在思維上兩位銷售員有差異,其中一個人充滿信心,看好非洲市場的前景,結果一舉成功;而另一個,灰心喪氣,缺乏闖一闖的勇氣,結果喪失了大好銷售良機。
沒有正麵思維,不敢去做,不會一步一步想辦法,自然沒有結果。馬克·吐溫說過:“你若有才幹而不用,那你與毫無才幹的人相比並無優勢。”相反,正麵思維的人就是要用一個結果來證明自己。
假如在複雜的甚至看起來沒有任何希望的條件下存在一點兒機會,正麵思維的人總會首先發現它。所以他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機會也比別人多,這本身就是一個優勢。
保險業巨子克裏蒙·斯通是美國聯合保險公司董事長。斯通的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把他撫養長大。早在斯通十幾歲的時候,斯通的母親就把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投到底特律的一家小保險經紀社。
這家保險經紀社為底特律的美國傷損保險公司推銷意外保險和健康保險。斯通的母親是這家保險公司的唯一推銷員,每推出一筆保險,她就會收到一筆傭金。
斯通16歲時,母親讓他去推銷保險。他走到一棟大樓前,猶豫不決。他默默地念著自己信奉的座右銘:“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還可能有大收獲,那就下手去做。馬上就做!”於是,他勇敢地走進大樓,挨家挨戶進行推銷。結果,隻有兩個人買了保險。但是,通過這次的推銷,斯通了解了真正的自己和一些推銷技巧。第二天,他賣出了4份保險;第三天,6份。最後,他居然創造了一天10份的好成績。
那時他發覺,他的成功,緣於自己有積極的心態並能積極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