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後記:都是為了愛(1 / 2)

——王立瓊的故事

我出生於1965年10月2日,自幼家境貧寒,從小跟隨父親在鄉中心學校讀書,父親就是我的班主任。母親在家操持家務,由於“坐月子”期間得了病,落下終生殘疾,不能做重體力活。我從小就特別心疼父母親,上學的時候總盼望星期天快點到來,能為母親做點農活,拾麥穗、打草等;盼望著自己快點長大,能幫母親做更多的事。在跟隨父親在校讀書期間,父親總是自己種點蔬菜,很清貧地生活。由於父親長期營養跟不上,教學工作又很繁重,他的痔瘡病越來越嚴重。經常看到他難受的樣子,我心裏特別不是滋味;每到了周末,就跟隨父親一起回家,在路上,最希望能拾到一兩粒落下的花生。每當我剝去殼放進父親的口裏時,他的笑容讓我永生難忘。

捧著真心來育人

上中學的時候,我擔任班團支部委員,經常找借口從父親那裏要點零錢攢起來,替班上特別困難的同學繳團費。1985年,我從安徽省合肥市肥東師範學院畢業,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由於好學多問,很快就成為教學能手,並多次獲獎,1993年被評為小學數學高級教師。在教學中,我特別能理解調皮的孩子,關心成績落後的孩子,幫他們找原因、尋方法。我有這樣一個學生,他叫崔成,8歲才會講話,連他的家長都對他失去了信心。但我沒有放棄,我經常關心他、幫助他,走進他的心裏,讓他排除心理障礙,解除戒備。由於學習成績較差,對學習沒有興趣,他整天眼皮耷拉著,無精打采。

針對這種情況,我每天隻布置一道數學題給他做,然後在課堂上使勁表揚他說,崔成同學作業做得全對,引起全班同學一片讚揚。一段時間下來,其他同學都對他另眼相看,主動接近他。原來被人遺忘的醜小鴨一下子變成了白天鵝。從此,他的學習興趣倍增,成績逐漸上升,到六年級畢業,數學竟然考了96分。那時那刻,我感到隻要對教育真心付出,就會有好的結果。

作為人民教師,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可能起著巨大的影響,一句甜美的鼓勵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我清楚地記得一個叫任文靜的小女孩,長得特別漂亮,但由於父母離異,小女孩非常失落,整天萎靡不振,更別提什麼學習興趣了,成績一天天差下去。我得知情況後,除了在學習上用減壓方法幫助她外,更注重用語言能量幫她樹立信心。小文靜的小臉蛋整天都是髒兮兮的,我沒有直接批評她,我隻是說:“任文靜,你長得這麼漂亮,如果每天把臉洗幹淨,王老師每天都會親你一口。”從此以後,她的臉都是幹幹淨淨的。讚美比批評的能量強一萬倍。用讚美、理解、寬容的方式改變一個人,效果最好。

帶著感恩去工作

記得在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在一個叫大樹莊的小學任教,當時學校總共隻有12名老師。一次,鎮上組織全鎮學校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大賽,要求每個學校必須選二名教學能手參加比賽。由於我們學校是剛組建的新學校,校領導尋找了一個多星期都沒找到合適的人選。最後,派上了我這個教數學的去參加二年級的語文教學大賽。考慮到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處於特殊時期,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經過認真準備,我一下子取得了全鎮二年級組語文課堂教學大賽的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