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理性思維和非理性思維的較量(2 / 2)

當對方考慮分配方案時,如果你是一個“非理性”的人,你就會認為這是一個不合理的分配方案,從而不接受這個方案。如果對方事先就知道你是一個“非理性”的人,那麼,他就擔心你會拒絕,為了不讓你拒絕,他是不會提出隻給你1分錢的方案的。此時,你所得的大小完全取決於你的胃口,或者說是你非理性的程度。

通常來講,會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一是,你是一個極度理性的人,如果對方知道你的這個特點,就會毫不猶豫地提出99.99∶0.01的方案。對這樣的方案,如果你不接受將會一無所獲;如果你接受還能得到1分錢。作為極端理性的你來講,一定會接受這種方案的。二是,你是一個極端非理性的人,想必這種方案你一定不會接受的,你會明確表示自己要得到全部,否則將堅決否決任何方案,如果對方是一個理性的人,那麼,他會無奈地提出0.01∶99.99的方案,即自己得一分錢,將其餘的99.99元留下來給你。

在實際遊戲中,人們均會表現出一定的“非理性”思維,這也是常識性知識,即為什麼在實際分配當中不存在99.99∶0.01或是0.01∶99.99的分配結果。

由此可見,“非理性”思維有時候在博弈當中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資源”,這個資源同其他資源一樣有其可以利用的好處。在最後通牒博弈中,你的“非理性”資源與最終判定權會一並構成博弈的基矗

毋庸置疑,博弈思維有其局限性,善於運用博弈思維的人都是精於算計的人,但是,有時候博弈思維並不能真正達到目的。就像《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博弈思維在何時無效,它的限度又體現在哪方麵?當對方不存有理性思維或是不完全理性時,博弈思維就有其局限性。當我們作為策劃家進行博弈時要時刻牢記,雖然對方與我們具有一樣的目標,而且都是理性人,但是有些時候人們的思維不總是理性的,此時,博弈思維的基礎就不成立,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博弈思維反而有害。

因此,在某些時候,博弈論很難解釋或者分析人在情感領域內的行為。

有人說:“戀愛中女人的智商為零。”在情感領域內,人的某些行為是非理性的,此時,人的博弈思維也是無法正常施展的,如果一個人在處理感情問題上也采取博弈思維,那倒是很可怕的行為。

適度的非理性思維能夠帶來某些意想不到的好處,這一點在談判過程中體現得最為明顯。談判其實就是一個合作性的博弈。通常來講,合作比不合作帶來的效益要大許多,但是,如何分配這個合作所帶來的效益就需要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

博弈智慧

在這個博弈過程中,如果雙方都是對方的最佳選擇,那麼,這個談判結果往往就取決於雙方的“非理性”程度,當然,這個“非理性”程度要成為雙方的“公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