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培養一份好心態(1)(2 / 3)

他是某省師範大學的畢業生,在校期間各門功課都很優異,畢業後卻被分配到了一個小城當老師。一直想留在省城發展的他一下子進入了平庸、煩瑣的現實,仿佛從天堂掉進了地獄。為改變自己的命運,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研究生考試上,並將這看成了他唯一的出路。但是,由於諸多方麵的原因,他的努力並沒有換來期待中的成績。為了自己的前途,他鼓起勇氣,憑借強大的意誌再次捧起書本,然而第二次考研仍然沒有成功。第三次失敗之後,他停止了努力,每日與酒為伍,幾近崩潰。要命的是,由於他一心考研,極大地影響了正常的授課,經過研究,校方果斷地將他開除了。這一次,他徹底崩潰了。在一個宿醉的深夜,他用一瓶安眠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難看出,“他”的種種遭遇乃至最後鑄成悲劇,皆因自我定位過高,不肯麵對現實而起。生活中,也經常可以聽見人們把“知足常樂”、“隻摘夠得著的蘋果”、“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行了”等掛在嘴邊,然而這些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不簡單!人類從來就不缺理想,或者說叫貪欲,也可以說是上進心。從小到大,幾乎每個人,甚至還沒上學的小朋友,都會在家長們的“教育”下紛紛樹立遠大的理想,比如“我要做大老板”、“我要做大官”等,這裏拋開他們的理想是否可行、能否實現不談,類似的家長無疑從一開始就把孩子引上了自我定位的誤區,那就是做事要做大事、賺錢要賺大錢、做人要當大人物。誠然,這是值得肯定的理想,也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當務之急是要端正自己的心態,保持一顆平常心,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選擇一條符合自己現狀的路,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理性地戰勝自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但能真正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卻是不容易的事。咱們隻有在心態平靜、情緒平和的時候,才能發掘自我的長處,找到前進的方向,鎖定人生的目標。每個人的優勢在哪裏,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隻有冷靜思考才能找到。隻有靜下心來去打拚,才能充分發揮自我的作用。那些跟著別人走,事事學著別人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當認識了自我找準了目標之後,就應堅定不移地去實現,不要怕風言風語,不要被一時的困難嚇倒,不要怕遭遇失敗和挫折。隻有保持平常心,才能做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樣的人才能成功,才能逐漸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夙願。

追求美,但不為完美所累

人生若是太追求完美,隻能是得不償失,甚至被生活撞得頭破血流!因為完美主義本身就是一種缺憾,就像那句廣告語說的那樣“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我們隻能無限接近完美,但完美永遠可望不可即!對完美過於執著,又始終無法獲得,必將常受挫折,終將心灰意冷,身心俱疲。

周遊是一個漂亮的姑娘,而且口才也很好。像她這樣集各種優點於一身的年輕未婚姑娘,追求者自然是很多。每當夜深人靜時,周遊便對那些圍著她轉的小夥子們逐個排隊比較,她發現每個人各有千秋,都有令她動心之處,也有大大小小的毛病。她無法逐個放棄,因而也無法斷然拒絕。就這樣,周遊從一個不足20歲的清純少女變成了一個三十出頭的老姑娘。那些追求周遊的小夥子們耐不住苦苦等待的煎熬,熱情逐漸減退,都先後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周遊至今還是孤身一人。

周遊的失策在於太在乎追求美,沒有學會放棄!

不會放棄,也就沒有選擇。如果當初周遊能夠放棄,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選擇一位,她就不會嚐盡孤單的滋味。她失去最佳的選擇時機,選擇餘地就有限了。

上天給予我們每個人的都是一座豐富的寶庫。但你必須學會放棄,選擇適合你自己的。人生有所失才會有所得,隻有放棄一部分,我們才會得到另外一部分;隻有放棄某種我們憑“慣性”而固守著的東西,才會得到另一些真正對我們有用的東西。

可是,受思維方式、衡量標準、行為準則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往往會自然而然地向完美看齊,對自己百般挑剔、拚命加壓,對他人吹毛求疵、求全責備,對問題舍本逐末、拚命鑽牛角尖……如此一來,自然會引發許多不必要的矛盾和煩惱。比如,我們可能因為一句話說得不妥當而自責、擔憂幾小時、幾天,甚至一輩子,而對方卻猶如過耳輕風,根本沒放在心上;再比如,我們可能會因為買不到自己心儀的衣服跑遍幾條大街,甚至因為追求完美而終身不娶、終身不嫁……在此奉勸大家,如果你發現再多花些努力,也不會對事情的最後結果有多大改善的話,那就應該適時住手了。對於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而言,做到90%以上已經相當不錯了。花大量的時間去追求根本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的改觀,就是在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