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很多人為什麼“放任”自己一味吃虧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好意思”心理在作怪。有些時候,我們本想拒絕,心裏很不樂意,但礙於一時的情麵,卻點了頭,結果給自己留下長久的不快。所以,如果並非心甘情願,就一定要堅決“拒絕”。拒絕雖然會使對方感到不高興,但是為了能夠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主角,應該拒絕的事情,我們就要果斷地予以拒絕。
當然,我們也不可不分狀況地一味回絕對方。我們應以熟練的拒絕技巧為基礎,準確判斷當前狀況是否適合做出拒絕,要在對方能夠接受的情況下,合理維護自身利益。
因為隻有當我們感覺自己完全可以自主選擇時,人生才會變得更為輕鬆,才能夠挖掘出自身潛力。人際關係中同樣如此,如果我們不善於拒絕他人的請求就會感到自己的人生正被他人所牽製,絲毫不受自身控製。因此,我們要培養無論任何情況下都能合理做出拒絕的自信心。
在拒絕別人的時候,首先要注意到拒絕該有的原則。拒絕的原則可以分為三類:首先,要拒絕請求的具體內容。其次,拒絕不針他人,而是針對請求。最後,不能讓他人代替,必須由“我”親自拒絕。我們隻要時刻記住這三種拒絕原則,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就一般不會因為拒絕而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或矛盾。
另外,拒絕別人後別心懷愧疚,因為假如拒絕得當,對方就算被拒絕,也不會覺得不高興。正因這樣,有些人在被拒絕的情況下,仍然會心情自然;相反,有些人盡管得到了應允,但心情卻會看起來黯然低落。
當然,理應拒絕的事情,當然要果斷拒絕,但與此同時,對於對方的心情、價值及重要性,我們一定要加以肯定。這樣的話,就算是遭到拒絕,對方也不會覺得生氣或是憂鬱。
隻要我們能夠做到以上這兩點,在今後的人際關係之中,就會充滿“可以隨時拒絕”的自信,也就是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坦然拒絕他人的自信。
相信隻要我們掌握了有效的拒絕技巧,困擾已久的生活壓力肯定會得到緩解,而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快樂,更加幸福。實際上,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隻需要我們有恒心、願意付出和學習,就絕對會擁有理想的人際關係。
你有足夠的善意,就能贏得被拒絕方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聽到有人無能為力地說:“我真的沒有辦法了,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然而,結果……”假如你也碰到了這樣的情況,實際上並非真的沒辦法解決了,隻是你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辦法,因為你所采用的方法是錯誤的,因此才會失敗。拒絕要巧妙一點,需要理智和思考,並非讓你什麼都不顧,什麼都不想,無情而毅然決然地完全否定某人某事,而是要冷靜、理性和溫和地加以拒絕,這樣做既能達到自己拒絕別人的目的,又不會斬斷了自己所有的退路。
爭吵是最糟糕、最愚笨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辦法太過激烈、太情緒化,爭吵激烈的時候,很容易讓雙方失去理智,很容易頭腦發熱,從而做出過分而危險的事情,因為在爭吵的時候,你把對方看成了敵人。特別是在公共場合發生爭吵,因為會有很多路人圍觀,這樣會讓雙方很沒麵子,在眾目睽睽之下,顏麵掃地,這是很傷人自尊心的事情,雙方甚至會因此懷恨在心。假如你在拒絕對方的時候,心存善念,避免爭吵,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要以一種友愛的態度和別人溝通,別人自然會從你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這份愛意和善念,自然就會積極地與我們交流,這樣問題就會更快地被解決。試想一下,假如你的朋友有求於你,你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幫忙,然而你向朋友誠懇地表達了你的一些歉意,而且非常感謝朋友能在困難的時候為自己考慮,對方會因為覺察到你的好意而備感安慰,被拒絕的難過也會因此而淡化。但是,你的歉意、愧疚之情不能表現得太過,否則過猶不及,對方會覺得你太虛假、太做作,對方會認為,假如真是很難過,為何不直接幫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