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是一門藝術,要想巧妙地拒絕對方,又不傷害到對方,需要我們在說出“NO”前,保持一些原則,不然容易傷害對方,還傷害自己,給自己帶來諸多的不便或者讓自己陷入麻煩的包圍中。
拒絕他人要以尊重他人為前提
我們往往會說,拒絕的話說不出口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麵子問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一種人,他們無法拒絕別人的原因,是為了照顧別人的麵子。實際上,這樣的人是害怕因為自己的拒絕,會讓對方沒麵子,讓對方不開心,從而影響到相互之間的交情。
被拒絕對任何一個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悅的事情,特別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遭人拒絕,就算周圍的人沒認為有什麼不妥,然而,對當事人來說,也是一件特別丟臉的事情。所以,很多“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們,為了顧及對方的心情,維持雙方友善的關係,放棄了說“不”的權利。在他們眼裏,這樣做才能顯示出對別人的重視。實際上,有時候,必要的拒絕,才能更好地尊重對方。
李然和張雪關係特別好,兩人不但是大學同宿舍的同學,而且還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部門一起工作了三年。平時,隻要有空,她們兩個就會在一起吃飯和逛街,她們成了公司裏令人羨慕的一對“姐妹花”。
今年,公司決定從她們部門裏挑選一名年輕的員工送到國外去學習深造,李然和張雪都被部門經理推薦上去。經過一係列的考核,張雪脫穎而出,將於一個月後離開北京,前往法國巴黎學設計。李然知道,張雪能獲得這個機會,和她平時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一年來,她一直在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法語。她能有機會去學習喜歡的設計,李然也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
張雪離開前的一個星期,決定在家裏辦一次聚會,公司的不少同事,還有一些大學時候要好的同學都在邀請之列,李然當然是第一個被邀請的對象。張雪告訴她的時候,李然心裏有些犯難,因為聚會那天,李然已經有了重要的安排。她有一場很重要的相親活動,對方叫蕭明,比她大3歲,人長得好,事業有成,還是時尚界的精英,每一個方麵都符合她理想對象的標準。為了能給蕭明留下一個美好的第一印象,她還狠下心花了半個月的工資為自己買下了一條漂亮的裙子,還惡補了很多時尚界的知識。
李然想拒絕張雪的邀請,可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她突然想到,如果自己不參加聚會,張雪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因為沒能獲得去法國學習的機會,心裏不滿。況且,她們做了這麼多年的朋友,如果自己不去捧場,似乎太不給麵子了。
再三權衡後,李然答應了張雪的邀約,放棄了期盼已久的約會。因為這個,她挨了老媽一陣臭罵,不得不打電話向蕭明解釋並道歉,心裏很過意不去。
聚會那天,大家都玩得很開心,隻有李然除外。她滿腦子都是相親的事:“不知道蕭明有沒有生我的氣?不知道他有沒有照片上帥?如果今天我去了,我們會不會就順理成章地交往下去了呢……”
李然的心不在焉和少言寡語讓張雪很介意。這段時間,張雪一直都在忙出國的事,李然也沒有機會和她提起相親的事,所以她並不知道李然心裏在想什麼,隻是覺得她似乎很不情願參加這場聚會。
當李然又一次把酒灑到旁人身上時,張雪終於忍不住了,她不高興地問道:“李然,你什麼意思?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是在我最高興的時候,你竟然這麼不給我麵子?你要是對公司派我出國感到不滿,為什麼第一時間還表現出一副高興的樣子?我怎麼一直都沒發現,原來你這麼虛偽!”李然剛開始聽的時候,心裏還有一些內疚,可當張雪對她進行了這麼嚴重的“指控”後,她也生氣了。她為了這次聚會,放棄了期待已久的約會,最後竟然還要遭到好友的質疑,而且還是在這麼多熟悉的人麵前。結果沒說兩句話,兩人竟大吵起來,聚會也不歡而散了。這之後,兩人的友情也宣告破裂,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種親密無間的關係了。
為了顯示自己對朋友的“尊重”,李然放棄了自己期待很久的約會,甚至有可能因此錯失一份美好的愛情。然而結果卻事與願違,她的犧牲不但沒有換來對方的快樂和感動,反而讓張雪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兩人之間多年的友情也泡湯了。
假如李然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真誠地告訴張雪,自己無法參加聚會,因為自己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約會,而且應該相信張雪也會為她感到高興。這樣做的話,事情就變得很簡單,她們的關係也不會因為李然的拒絕而變得窘迫,相反可能會因為互相的關心和體諒而變得更為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