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門學問,一個有智慧的人處於紛紛擾擾的人世應該從過分注重“自我”的小圈子裏跳出來把眼界放寬些。
那些把個人的利益得失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過分計較的人,就容易給自己帶來憂愁。想得到一樣東西而沒得到,會有“患得之憂”,得到的東西又怕失掉,是“患失之憂”,已得到的東西失去了,則陷入“已失之憂”——得也憂,失也憂;進也憂,退也憂,一天到晚就全被憂愁困擾了。這樣的人不會有什麼快樂可言,也永遠品嚐不到輕鬆的愉悅。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隻有短短的幾十年,而我們消費了很多不可能再補回來的時間,去愁一些一年之內就會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這樣不僅浪費精力,也是在浪費生命。
當你經曆了許多的人、許多的事,曆盡滄桑之後,你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以改變。美好、快樂的事情會改變,痛苦、煩惱的事情也會改變,曾經以為不可改變的,許多年後,也會在歲月的雕刻下變得麵目全非。而當你在未來的某一天回想起曾經的煩惱時,也會不禁啞然失笑。所以要學會達觀地處世,要學會保持心情愉快。有了快樂的心情,一切煩惱都會煙消雲散,健康自然會與你常相伴。
不因得失而煩惱
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人的一生,同呼吸一樣始終相伴的是心情,人生在世,活的是心情,心情不同演繹的人生也不同。擁有一份美麗的心情,是相伴一生最甘醇的美酒、最亮麗的風景,每個人的心情不同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
每個人的心情都是靠自己掌握的,隻要能笑看得失、淡泊名利,用寬容的心善良的笑去包容他人,你將成為自己心靈上的天使。
在美國加州,有一個送奶員,曾因一位欠他100美元的客戶的突然消失而沮喪不已。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對他說:“我有辦法使你對那100美元的賬款感受好過一些。”
“我不相信有什麼辦法,”他沒好氣地說,“不過可以說來聽聽。”
“就當是把牛奶作為聖誕禮物送給了那些需要它的孩子。”
“你在開玩笑嗎?”他氣惱地回答,“我甚至沒有給我妻子送過那麼貴重的禮物哩。”他的朋友不再說什麼,但仍然相信自己的建議是正確的。
他再來時,他的那位朋友就拿這個建議開玩笑。“你還沒有送給她牛奶嗎?”他的朋友笑著問。“沒有,”送奶員回答說,“不過我正在考慮送一件價值100美元的禮物給我的妻子,除非另一個美麗的母親又想利用我的同情心。”
每當他的朋友問這個問題時,他都好像變得比以前更輕鬆一點。最後,聖誕節前7天,那件事終於發生了。
他來的時候,臉上綻放著笑容,眼睛熠熠發光。“我做過了!”他說,“我把牛奶作為聖誕禮物送給她了。這不容易,但我失去了什麼呢?都過去了,不是嗎?”“是的。”他的朋友覺得很高興。“我真的覺得好多了。這正是聖誕節我能有一個好心情的緣故。是我使那些孩子有許多的牛奶放進他們的麥片粥裏。”
聖誕節後,有一天,送奶員碰見他的朋友,他向朋友講述了那個欠賬的婦女還錢的經過。
“我很抱歉,”她麵色緋紅地對我說,“我真的一直想付你錢。”她解釋說,“我的丈夫有一天晚上回家,說他找到了一個更便宜的公寓,也找到了一份晚上幹的工作。於是我們立即搬了家,而我卻忘了再留下一個地址。”
“現在我已經有一點積蓄了,”她羞澀地說,“這是30元,先還一部分。”
“不用了,太太,”我微笑著回答,“您已經付過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