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青黴素提純的接力棒傳到了澳大利亞病理學家瓦爾特·弗洛裏的手中。在美國軍方的協助下,弗洛裏在飛行員外出執行任務時從各國機場帶回來的泥土中分離出菌種,使青黴素的產量從每立方厘米2單位提高到了40單位。
雖然這離生產青黴素還差得很遠,但弗洛裏還是非常高興。一天,弗洛裏下班後在實驗室大門外的街上散步,見路邊水果店裏擺滿了西瓜。“這段時間工作進展不錯,買幾隻西瓜慰勞一下同事們吧!”想著,他走進了水果店。
這家店裏的西瓜看樣子都很好,弗洛裏彎下腰,伸出食指敲敲這隻、敲敲那隻,然後隨手抱起幾隻,交了錢後剛要走,忽然瞥見櫃台上放著一隻被擠破了的西瓜。這隻西瓜雖然比別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幾處瓜皮已經潰爛了,上麵長了一層綠色的黴斑。
弗洛裏盯著這隻爛瓜看了好久,又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忽然對老板說:“我要這一隻。”
“先生,那是我們剛選出的壞瓜,正準備扔掉呢!吃了要壞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這一隻。”說著,弗洛裏已放下懷裏的西瓜,捧著那隻爛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幾隻好瓜也抱走吧,這隻爛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後麵喊。
“可我抱不了那麼多的瓜啊,再說,要是把這隻打爛了怎麼辦?”
“那、那我把剛才的瓜錢退給您吧!”老板舉著錢追了幾步,但弗洛裏已走遠了。老板搖了搖頭,有些不解地望著這個奇怪的顧客遠去的背影。
弗洛裏捧著這隻爛西瓜回到實驗室後,立即從瓜上取下一點綠黴,開始培養菌種。不久,實驗結果出來了,讓弗洛裏興奮的是,從爛西瓜裏得到的青黴素,竟從每立方厘米40單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單位。
1943年10月,弗洛裏和美國軍方簽訂了首批青黴素生產合同。青黴素在二戰末期橫空出世,對扭轉盟國的戰局發揮了作用。戰後,青黴素更得到了廣泛應用,拯救了數以千萬人的生命。因這項偉大發明,弗洛裏和弗萊明、錢恩分享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物及醫學獎。
機會像一隻“爛西瓜”,隻有能看到它深藏潛力的人,才能於細微的事情之中發現它所蘊涵的發展契機。機會等不來,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一個足以令他成功的機會。而事實上,機會無所不在;重點在於,當機會出現時,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苦苦等待的愚者渾然不覺,以致錯失機遇;智者目光銳利,能發現機遇並緊緊抓住機遇,乘著機遇的東風衝天而起,大展作為。
人生的標尺永遠可以調高
潛能是人類最大而又開發得最少的寶藏!無數事實和許多專家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能還沒有開發出來。
人的潛能猶如一座待開發的金礦,蘊藏無窮,價值無比,而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潛能金礦。但是,由於沒有進行各種潛能訓練,每個人的潛能從沒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一位音樂係的學生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他翻著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穀底,消弭殆盡。已經三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教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自己的十指奮戰、奮戰、奮戰……琴音蓋住了教室外麵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其有名的音樂大師。授課的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樂譜的難度頗高,學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還不成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如此叮囑學生。
學生練習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驗收,沒想到教授又給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教授也沒提。學生再次掙紮於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第三周,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持續著,學生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擾,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麵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樣都追不上進度,一點也沒有因為上周練習而有駕輕就熟的感覺,學生感到越來越不安、沮喪和氣餒。教授走進練習室。學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三個月來何以不斷折磨自己的質疑。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了學生。“彈奏吧!”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學生。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連學生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學生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出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後,學生怔怔地望著老師,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