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雷動平灤(2)(2 / 2)

李敬韋會意,忙陪笑道:“嗬嗬,嗬嗬,這個自然,大人隻要能勸說張留守護我百姓庶民,小人為黎民計,捐錢捐物在所不辭,在所不辭。”一麵說,一麵令人抬上一隻木箱,當著高履的麵打開一條縫隙。高履往裏瞄了一眼,隻見銀光閃爍,心下當時一喜,故作姿態地推辭了幾句,便半推半就收了下來。

他拿人的手短,送走李敬韋後,當即便約了前遼降臣、翰林學士李石一同往留守府去見張覺。那張覺的心思本來也野得很,早在他還做遼官的時候,看出大遼氣數不久,便私自招募平州壯丁數萬,密加訓練,以防萬一,後來金兵一到,他立刻望風投降,沒勞動金人一兵一卒入境;金人疑忌於他,派遼臣康公弼前來試探,張覺重重地送了康公弼一份大禮,把他的嘴巴糊了起來,老康吃了回扣,自然替他大說好話,金廷那邊也信以為真,不但沒派兵討伐張覺,反將平州改為南京,命他做了留守。

這人也算是個人物,見高履與李石同來,一打眼間便揣出他們的心意,故意搖頭道:“二公欲言之事,可以休矣。”

“明公知道我二人欲言何事?”李石笑了笑。

“不外乎背金之事也。”張覺也不打馬虎眼,直接把李石頂了回去。

“明公本為遼臣,難道真想忠心事金嗎?”李石咄咄逼人地問了一句。

“良臣擇主,古已有之,為何我張覺便不可事金?”張覺皺皺眉頭,反問道。

“明公想安心做金臣,卻有人不見得答應,左企弓就是一個。”李石輕描淡寫地把矛頭引到左企弓身上去。

“沒錯,沒錯,左企弓那廝身為燕地翼守,一點也不知道替我們燕人做主,一心巴結女真人,想讓我們流離失所,遠徙他鄉。金主召他北歸,他卻賴在咱們平州遲遲不走,說不準他又在動什麼壞心眼子,教唆金人連平州的戶口一起掠了北去,到時大人這南京留守,可真當得有名無實了。”高履也在旁邊敲起邊鼓,幫著李石大罵左企弓。

他說的這還是在大金與大宋來回磋磨爭奪燕雲之地的時候,有個叫做左企弓的遼國樞密,給金國皇帝寫了一首歪詩,說什麼“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阿骨打聽了他的言語,雖然暫時並沒采納,還是依宋金前約,把燕山六州劃歸入宋,另又許諾將雲州地區朔、武、蔚三州歸宋,不過卻也覺得這姓左的狗腿子貼心得很,給他官複在遼時候的原職,命令他趕赴金國上京去到任。

左企弓與康公弼、曹勇義、虞仲文等幾員降臣一同上路北去,數日之前抵達平州,在本地逗留了幾天,一直不肯上路,張覺這邊正在煩惱不已,聽高履這麼一說,不由得疑心大起,心下琢磨了一陣子,兩眼一眨,問道:“反金容易,倘金人遣大兵攻來奈何?”

“明公,最近聽說遼主複振,得契丹諸部軍與室韋之助,成軍數萬,出沒於鬆漠之南,明公手握重兵,如果首先勤王倡義,率軍奉迎天祚,以圖興複,必定可成一代元勳。”李石先丟塊骨頭勾引下張覺,跟著便開始打消他的顧慮:“現在有數千北遷的燕民滯留平州城外,到時我等先擒左企弓,責其叛降之罪而誅之,盡放燕人回歸祖業,南朝必定沒有不接納他們的道理;就算金人打來,我們內有五萬之眾,外可依靠南宋之援,又怕金人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