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1 / 3)

上京,離皇宮不遠處,有一座十分搶眼的建築,修築的不僅富麗堂皇,而且麵積之大,讓所有路過的行人為之側目。這麼一幢建築,還敢和皇帝的行宮比鄰而居,到底裏麵住的是什麼人呢?說到這府邸的主人,倒還真不是一普通人,他乃是遼國如今權勢正盛的大臣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本是遼朝八部之一的五院部人,到他父親耶律迭剌那輩,家裏一貧如洗,部落裏都叫耶律迭剌為“窮迭剌”。但是對於耶律乙辛的出世,卻有著許多廣為流傳的傳說,似乎預示著此人今後絕非等閑之輩。

其一,耶律乙辛母親懷孕時,夢見自己與一隻羚羊相搏,拔其角尾。早晨找巫師解夢,巫師說:“這是個吉兆。羊字去角尾為王字,你以後會有兒子封為王爺。”;其二,耶律乙辛早產,從娘肚子裏出來時一家人正在移牧途中,無水洗浴。正憂愁間,車輪跡下,忽見湧泉;其三,耶律乙辛小時候放羊,很晚不見他回家。其父迭剌尋找,看見乙辛正在草間睡得舒坦,過去一腳把偷懶的小乙辛踢醒,乙辛大怒說:“怎麼把我驚醒呢!我剛在夢中見到神人給我吃太陽和月亮,已把月亮吃掉了,正咬太陽半塊入口,你把我驚醒!”

見到乙辛有此異症,本人就篤信鬼神的耶律迭剌以為這個兒子不同凡人,從此不再讓他牧羊。長大後,耶律乙辛“美風儀”,身長八尺,相貌堂堂,但其“外和內狡”,正有大奸之風。遼興宗時,耶律乙辛為文班小吏,掌管太保印章。後得當時皇後抬舉,見其風度渾然,如同很有修養的老成官員,慢慢予以升遷。興宗朝,耶律乙辛已升至護衛太保的官職。

遼道宗即位後,因耶律乙辛是先帝舊臣,也加以寵任,遷為同知點檢司事,慢慢遷至樞密副使。清寧五年,又為南院樞密使,封趙王。

清寧九年,皇太叔耶律重元的黨羽、駙馬都尉蕭胡睹在朝中樹黨,想把重臣耶律仁先排擠出朝,讓其外放做西北路招討使。遼道宗也不明就裏,“將從之”,順便征詢耶律乙辛意見。當時的耶律乙辛不知是出於忠貞還是想賭博“押寶”,勸諫道:“為臣我新參國政時間不久,耶律仁先乃先帝舊臣,不可遽離朝廷。”這寶果真押正。皇太叔耶律重元之亂平定後,遼道宗想起耶律乙辛昔日的勸諫,加上他在亂中的鎮定表現,拜其為北院樞密使,進封魏王,並賜號“匡時翊聖竭忠平亂功臣”。

正是因為這些非凡的表現,耶律乙辛官運亨通,一路高升,最後加封守太師。“詔四方掌軍旅,許以便宜行事。”他已經有隨意調動軍隊、任用官員的權力,自此“勢震中外,門下饋賂不絕。”凡是阿諛奉承投奔門下的,耶律乙辛一概予以舉薦升官,凡是稟性忠直不聽話的,一概被他斥出朝廷。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遼國第一權臣此時的權勢到底有多大了,但是令人費解的是,這個翻雲覆雨的大人物如今卻在府內發愁,正一言不發的望著手中的錦帕出神。

站於其旁的乃是一美豔婦人,此刻笑道:

“太師不必憂愁,妾身想當前有一人必定可以解您的難題。”

卻道耶律乙辛是為何事發愁,原來,這就要說到遼國當今的太子了。

遼道宗把國事全權交予耶律乙辛等人,他自己終日在外打獵遊樂。大康元年,遼道宗與蕭觀音所生的皇太子耶律浚開始參預朝政,這位太子爺聰慧美恣容,“幼能言,好學知書……七歲從獵,連中二鹿”,長成後,“法度修明”,一時間得到眾臣的擁戴和讚賞。大權久掌已經習以為常的耶律乙辛一下子很不適應,權柄旁移不僅讓他感到失落、憤懣,心中還充滿新君登位後找自己算帳的憂慮。想來想去,他就想先拿蕭觀音這位皇後找碴,然後順藤摸瓜,再把仁明聰穎的太子廢掉。

而剛剛離去的單登正是耶律乙辛在蕭觀音身邊下的一顆眼線。說到這個單登,那也有一番故事。這個單登乃是宮內有名的伶女,尤善於彈一手好琵琶。本來她在宮內身份低微,是不可能接觸到蕭觀音這樣一位位高權重的皇後娘娘的,但這就要說到現在和皇後娘娘一起被人傳的沸沸揚揚的緋聞案中的男主角趙惟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