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看朱成碧淚紛然(試閱)(2 / 3)

“娘子,娘子!”呼喚聲把她從浮想拉回現實,剛才都想了什麼啊。

“大家已經到凝翠碧回廊了,馬上就到通波殿。”宮人穿著高胸襠裙,梳了三丫髻兒,跪告。

“知道了,你繼續去看著。”武珝兒忙進了殿,打扮起來。

武珝兒愛美,也許是遺傳的原因,雖然她三十有六了,但是卻不顯老,而且通過精心打扮,卻是比蕭妃還年輕幾分。

武妃小心地取出一個錦盒,從裏取出一撮灰,仔細地蘸著羊乳揉搓,然後敷在臉上。這卻是從蜀地得了一味草,或煆燒成灰塗抹,或煎煮和以蜜丸密封,冬至服用,常使人麵色紅潤,皮膚白皙光滑。

(肅宗時的唐人記載則天大帝“上善飾,未嚐顯垂垂老態”,關於武則天養顏的秘方,再下翻了不少資料也翻到一些,以後慢慢道來,各位不要著急。老帽生得黑不溜秋,獲此增白秘方大喜,待看到尾巴注上隻適宜婦女,頓時失望。可惜蓮花三郎沒啥詳細資料留下,不然也能開發個唐朝宮廷養顏的項目)

粉底一打,接下來就是化裝時間了。因為當時的化妝品含鉛不是很大,也很少使用礦物粉質,多是采用植物性的,所以增白效果不是很好,要打上好幾次。勾臉描眉,貼黃什麼的複雜得很。還有唐朝貴族婦女腦袋上喜歡頂片大葉子(不是華南虎哈),有大朵的香絹花,或者奢侈的是使用的真花,插一腦袋步搖(演化為後來的釵)。那個時候沒珍珠項鏈,項鏈一般是和尚尼姑掛的。三層錙釵禮衣是必須的(從外麵看,要看到三層衣服,中衣、深衣、訶衣,屬於基本的穿衣規範。不會穿貂皮大衣,穿毛皮衣服的是野蠻人和奴隸,最多是毛皮披風。熟悉日人穿和服的就知道,大致有類似的規矩。在日本傳統婚禮上還能看到這樣的痕跡,在中國,則完全看不到鳥)顏色要有淺到深,極其繁冗。搞一次要十來個人,前前後後忙活。

武珝兒在太宗的時候就做過尚衣的尚宮女官(非大腸經),對於這些駕輕就熟,在她的指揮下宮女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折騰好後,武妃就叫人焚起香來。這就焚香淨室,一是表示對來人的尊重,二也有殺菌淨化空氣的作用。這香不是味道濃鬱的龍涎香,而是廣沉香,味道清淡,飄遠。

“登登登!”

武氏抬頭一看,從外麵進來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輸了個羊角垂髻,穿了緋紅的大裙,胸口結個蝴蝶扣,淡綠的披帛,立在那門口呆呆地看這武妃。

“姨娘,你真的好美哦!”那小女孩驚歎道,平時她見慣了素麵的武妃,正妝的很少見到。

“是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武妃也不例外,甚至更強烈些。尤其是在同性麵前,任何女人隻要有機會,是絕對不會放過顯示自己美麗的。女為悅己者容,八成針對的是同性而非異性。

“衾奴,你這野丫頭,怎地跑到這裏來。”賀蘭氏追了過來,一把拉住女兒,“你姨娘要接駕,我們還是回避好了。”

武妃笑道:“沒甚要緊的,反正有人來通報。”

唐朝宮廷規矩並不森嚴,女眷可以常常入宮來探望。賀蘭氏素來沒什麼主見,對自己的這個地位尊崇的妹妹也很是服從,一把拉了賀蘭紅綃坐下。

正說著有宮人來報:“娘子,大家到秋爽殿去了,聽說蕭妃娘子把常山郡王接進來,大家去看。”

“這賤人!”賀蘭氏怒罵道,“偏她一人專把大家把住,不許別人染指,甚麼道理。”

“你去請大家務必到通波殿來!”武妃雖然沒像姐姐那麼勃然大怒,但是語氣也有些不適。

過了些時候,皇帝還不見來,看看日頭是吃大食的時間,想來在那邊用了,武妃叫人準備好與姐姐、外甥女用了,一邊吩咐奶娘照顧好鄧王願。

紅綃卻不是個坐得住的,見了小表弟模樣可愛,又是第一次見(宮廷規矩,凡未滿三歲不見外人,MS猶太人家庭也不喜歡讓小孩子見陌生人。怕被詛咒)便草草吃了幾口,趁母親和姨媽說話,自己拎了裙子偷偷跑出去,逗弄小孩子玩耍。

李願雖然年紀小,卻是早慧,見這個姐姐來意“不善”,急忙躲避。卻被紅綃一把摟住,撲天價地唇印就蓋在胖胖的小臉蛋上了。

“小娘子,輕巧些。”旁邊的人也不好阻攔,隻是小心提醒,畢竟這不是西城賣豆腐王四家的孩子,而是皇帝的兒子,一個不好,隻怕這裏的人都無善果。即便是皇帝不追究,那殿裏的娘子卻是不會放過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