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遠方(1 / 3)

倭國兩位使者揣著一肚皮氣,返回本國,而西秦使者僧康寶輪卻受到了唐朝皇帝的熱情歡迎。

“請允許我代表我們的沙烏裏盧西提比略陛下,向您,偉大的大葉護陛下,致以最誠摯的敬意!”康寶輪竭力地用他剛學不久的唐音表達對眼前這位東方君主的敬意。

[注:沙烏裏,即愷撒,是東羅馬皇帝的自稱。後來斯拉夫人繼承了東羅馬文脈,也把自己的君長稱為愷撒]

“貴使度海遠來,甚是辛苦,請坐!”李峙說道。拜占庭一直以西突厥為極東之國,也就是他們心目中的“中國”,當時的拜占庭人認為西突厥以東不會再有什麼文明國家,所以把西突厥的君長——葉護做為對中國皇帝的尊稱。

本來康寶輪已經做好了出訪這個“茹毛飲血”的“野蠻人”國度的準備。但是當他到達泉州港的時候,才發覺自己從那些波斯商人那裏聽到的傳聞,和實際相差很大。這裏有一個古老而文明的國度,甚至不比自己值得自豪的羅馬遜色多少。

一路而來,驚訝伴隨著這位使者,這裏看不到驕橫的禁衛軍,橫征暴斂的軍閥,人民遵守紀律,官員遵循自己的職責,而人口之多,疆域之大,甚至遠遠超過現在的拜占庭帝國控製的範圍。

到了長安,這位使者徹底無語,仿佛置身於神話之中。這次大唐之行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這位使者在很多年後,不顧年高體弱,也要堅持再度出訪大唐。

當了解到了大唐的情況後,他更是驚愕。如此巨大的國家,居然掌握在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手中。是什麼力量使這個龐大的帝國秩序井然,是什麼使它沒有像羅馬帝國那樣依靠強大的武力威懾控製廣大的疆域。在這個國度,人們重視知識,重視文化,到處可見遊吟詩人熱情地歌頌生活。這裏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國度!

這裏的房子竟然不是用石頭堆砌的,但是卻顯得如此輝煌,尤其是規模龐大的大明宮。相比起來拜占庭皇帝的行宮寒磣地像鄉下財主的房子。

承天門廣場比圖拉真廣場不知道大多少倍。寬闊的大道,秩序分明的車馬行人,人口眾多的長安,君士坦丁堡與之相比就像垂老的老人與生機勃發的少年。

“上帝之城!光明之城!”

******

在經過宮城裏,康寶輪終於見到了大唐皇帝。

大唐皇帝和拜占庭愷撒不同,穿戴的是更加華麗的衣服,外麵罩著極其精細的紅紗訶衣,隻有很近才能看清楚。而不是愷撒穿的紫袍。

大唐皇帝的王冠也比金冠華麗得多,但是大唐的皇帝不需要拿權杖,他不需要把自己的大理石雕像到處陳列,也不需要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位神靈,他就坐在宮殿的禦座上,沒人能否認他的權威,他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唯一讓康寶輪不習慣的是,他必須坐在墊子上,這樣的姿勢讓他的膝蓋感覺到很痛苦。

大唐皇帝是位年輕而仁慈的君主,看出了他的窘狀,所以盡量長話短說,然後是豪華的招待宴會。

康寶輪又遇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靈活地使用兩根短棍來夾取食物,幸好還配備有刀叉。對於筷子的使用,盡管康寶輪竭力練習,但是他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這東西的使用難度太高了,看到唐朝官員熟練地使用筷子,康寶輪不得不從心裏欽佩:“這真是一個奇跡一般的國度啊。”

大唐食物之精美,讓康寶輪不敢相信自己的舌頭,世界上還有這樣的美味嗎?不可能,這一切肯定是夢,不錯肯定是夢啊!

康寶輪發現自己在這遙遠的國度並不孤單,長安的景祠讓他激動萬分,沒想到上帝的福音已經傳播到了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來了。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各種宗教相安無事,人們並不為會為神靈的紛爭而開戰,真是讓康寶輪很是茫然,經過一番思考,康寶輪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唐人從骨子裏都是無神論者。這樣的景象在君士坦丁是無法想象的,自特倫西亞會議後,不用說跟其他異教,就是上帝的信徒們自己內部各派因為意見不合,已然分裂為二。

[注:特倫西亞會議,著名的基督教大會,由東西羅馬的大教長、元老參加,會上因為對於基督教義的分歧和闡釋不同,基督教會分裂為二,一個以梵地崗為中心的西羅馬教廷,一個是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羅馬教廷,即後來的天主教和東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