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第61變:樹立正確的財富觀(1 / 2)

富人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會動用儲蓄和投資。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

——布萊頓

1.金錢不是萬惡之源

金錢好嗎?許多持有消極心態的人常說:“金錢是萬惡之源。”但是《聖經》上說:“愛財是萬惡之源。”這兩句話雖然隻有一詞之差,卻有很大的差別。

即使是在今天,有些人對待財富的觀念仍是相當落後的,而落後的財富觀念也正是他們富不起來的原因。有些人認為向往財富、崇尚金錢是一種庸俗行為。其實,追求財富是種光明正大的行為,是個人能力的一種表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正確使用自己的才智去獲取財富,崇尚財富是光榮的!

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證明: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個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對他人和社會做著貢獻。財富對於社會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人們希望生活水平能不斷提高,我們都需要擁有一定的財產:寬敞的房屋、時髦的家具、現代化的電器、流行的服裝、漂亮的小轎車等,而這些沒有金錢是得不到的。金錢是商品交換的媒介,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品,是好是壞關鍵是看持有金錢的人。

生活中,沒有財富做後盾的天才是可憐的,不會用自己的才智去創造財富的天才是可悲的。既然有才華,就不要再高歌“寶珠蒙塵無人識”,這時隻需要你努力一點,用你過人的才智去獲取應有的財富,用你的雙手打造一個能施展才華的平台,用你的聰明擦掉寶珠的灰塵使它顯露光芒。

2.不做金錢的奴隸

美孚石油公司創始人洛克菲勒,在克利夫蘭讀到高二就中途輟學了。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父親反複地向洛克菲勒灌輸金錢和商業意識:“人生隻有靠自己,獲取財富要趁早。”他父親一有機會,總是不厭其煩地向洛克菲勒這樣說。他深受父親的影響,決定輟學從商,他對這個多彩的現實世界向往已久,年輕的洛克菲勒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個富有的人。“我要成為一個有十萬美元的人,我一定會成功的!”小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說。十幾歲的少年,立下這樣一個目標,抱負可謂遠大。然而,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後來得到的財富,要遠比他向往的不知多出多少倍!

高中教育雖然沒有使他博學,但卻鍛煉了他認真謹慎的好習慣,使他在以後的事業中培養了良好的素質。不過,家庭教育才是他日後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

在洛克菲勒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父親。他父親望子成龍,不僅向他灌輸商業意識,還耐心地教他如何寫商業文書,如何準確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記賬等實際的商業知識。他著重訓練洛克菲勒的細心、勤快和負責。因為父親知道,社會是冷酷的、現實的,所以他要孩子們在未踏入社會之前,就能堅強且精明地武裝起來。

金錢隻是一種工具,但不是目的,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做金錢的主人。

鬆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營業績,他的經營觀念和經營哲學影響了無數的商人。他創立並領導的鬆下電器,總資產逾千兆日元。

對於金錢,鬆下有一個生動的比喻:金錢好比潤滑油。這正如機器要運轉、汽車要前進,離開潤滑油是不行的。鬆下說:“為了達到目的而工作,為了使工作更有效率,就必須要有潤滑油。所以說,金錢是一種工具,其最主要的作用還是在於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