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憑智謀財:成功創富的慧泉(2 / 3)

一個企業獲得成功並不是靠短期行為去賺錢,而是“得到社會的承認”。這是企業獲得生存、體現自身價值的必要條件。“我們要提供最能滿足消費者所需要的高質素和超值產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要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要,時刻去改善產品的品質和包裝,並同時專注去降低成本,我們會不斷地尋求突破和革新,卓越地執行所有針對市場需求的計劃,在邁向生意上成功的同時,我們承諾去培養優秀的人才。”這是我們的企業理念。

時刻想著消費者是生產企業的重要責任,就拿改革瓶蓋來說吧,過去和國內同類產品一樣是金屬易拉式瓶蓋,但容易使手指受傷。1996年初太太藥業有限公司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推出全新瓶蓋包裝令消費者飲用更方便,更衛生、更安全可靠。

為確保以優質產品服務消費者,“太太藥業”在深圳投巨資興建符合GMP標準的現代化生產廠房,使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於品質的專注投入,在1996年2月獲得ISO9002《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的國際證書,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ISO9002國際標準認證的保健品生產商。

該公司雖然有了沙頭角和鹽田港兩間廠,但產品仍供不應求,1996年6月他們又在深圳南頭第五區興建第三間新廠,占地麵積32777平方米,總建築麵積31781平方米,建成投產後,可年產太太口服液1.8億支,並可同時生產中藥固體製劑、泡騰片、衝劑、西藥及針劑。年產值將達40億元。近期已推出市場的新產品有“花顏花粉”等。

8年的艱辛耕耘,“太太口服液”已成了女性美容保健品的領導品牌,但居安思危,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劉廣霞和她的同事們將繼續啟動品牌戰略,專注在保健和藥品行業,開發係列新產品,拓展海外市場,實施專業的集團化經營,開創另外一個新天地。

二、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創業競爭,重在智謀,有智即可求生存,求發展,適應時代變化,摘取百萬富豪桂冠,也惟智可以順利駕馭。沒有謀略,創業者就不可能回應現代商戰中的挑戰,更談不上決勝千裏。

在所有的百萬富豪的成功啟示中都有一個重要方麵即是謀略,百萬富豪們上下求索,苦心經營數十年而積澱下來的經營理念中,智慧結晶也是豐富多彩,值得創業者認真吸取。

1.洞燭先機,先行一步

捷足先登,以快取勝是一般市場原則,創業者如能火眼金睛,以獨特的眼光瞄準機會,迅速行動,等到別人醒悟時,自己已賺得口袋滿滿。

商場如戰場,在不見流血的商戰中,有時比戰場還要激烈。同樣,在經商過程中,更需要事先謀劃好之後出擊,這樣才能戰無不勝。因此,謀而後戰,是一個精明的經營者所必須采取的方式。謀而後戰,需要事先做大量的調查研究,在眾多的資料中進行分析研究,而後研究經營的方略。

先謀後事,一方麵要求經營者事先在認真做好細致的研究、分析之後,謀劃好策略;另一方麵,在策略定好之後,就要果斷地實施,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

“審時度勢”,語出洪仁軒《資政新篇》,意思是審察時機,忖度形勢。在經商過程中,形勢的變化相當複雜。這就需要不斷對形勢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之後,采取相應的經營策略和手段來適應形勢的變化。如果對變化的形勢麻木不仁,不能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還是我行我素,因循守舊,還是沿用老一套的經營方式、方法,其結果必然帶來經營上的虧損。

審時度勢,最為重要的是在變化莫測的形勢麵前,要認清、看準、分析透,而後就要毫不遲疑地實行相應的策略和措施。如果始終是觀望等待,不敢下決心,就會痛失時機,經營上也必遭失敗。

商業活動是很複雜的,複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場變幻莫測,很難一下子就搞清楚。因此,一個精明的經營者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場研究上。市場的規律雖然不容易把握,有時甚至需要剝開錯綜複雜的表象,才能找到規律的實質,這就是“曲徑通幽”。“曲徑通幽”作為市場研究的一種方式,一方麵,不能被繁雜的市場表象所迷惑,另一方麵,又要掌握大量的市場表麵情況,通過分析研究,找到規律性的東西。

解放前的北京城內,茶館很多,到了五六十年代就逐漸消失了,改革開放以後的茶館莫過於北京大碗茶商貿集團公司的老舍茶館了。1988年,當大碗茶商貿集團公司的總經理尹盛喜決定創建老會茶館時,很多人不理解,放著那麼多賺錢的路子不走,卻偏偏要搞這麼一個弄不好就賠錢的買賣。而尹盛喜則是在紛亂的線索麵前,抓到了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也就是曲徑通幽。一個企業的成功或失敗,與它的周圍社會環境、文化氛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現在的北京,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有了變化。許多民族藝術,隨著傳統生活方式的逐漸消失,也如同林立高樓中的四合院越來越遠離人們的生活,成為需要保護的“文物”。目前除京劇、相聲等作為國粹藝術還有可觀的觀眾外,像單弦、大鼓等曲藝品種已不是隨處可見的了。因此,有人甚至驚呼要搶救民族藝術。在這種情勢下,尹盛喜創辦老舍茶館,一方麵正如懸掛於老舍茶館小舞台兩側的對聯所說的那樣:“振興祖國茶文化,扶持民族藝術花”,而另一方麵,則可以將喜愛民族藝術的人們吸引到茶館來,以達到經營的目的。尹盛喜認為“沒有君子養不了藝人”,同樣,沒有藝人也開不了茶館。藝人需要茶館,茶館需要藝人,兩者又為消費者所需求,三方甚至多方受益。這就是茶館興盛發達的現實依據。另外,喜歡懷舊的老年人總不免對京城平民階層特有的交際場所——茶館懷有思戀之情,所以老舍茶館一開張,便迎來了一片喝彩聲。

曲徑通幽,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紛繁複雜的事物麵前,一定要不動聲色,伺機而動,準確地找到一條通向成功的切實可行的途徑。

2.知本創富,新經濟時代的神話

環顧世界,我們發現,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創思:不重視智力,智慧資本,卻能取得卓越的業績。以人為本,知本創富已是時代的要求,過去的百萬富豪自有時代的致富特色,但在新經濟革命條件下,知本創富已是時代的主流也是新百萬富豪的特征之一。

上海第一位學生百萬富豪金曉明,以一萬元創辦自己的公司,現在已經成為知本創富,的一個楷模。

1993年,金曉明大學畢業了。這個時候,他強烈的念頭是要到上海工作,不僅僅因為他是個南方人,更重要的是他覺得上海會給他這樣的年輕人提供發展的機會。這一年的8月,他進入上海最著名的一所高等學府工作。但很快他就失望了,高校的生活節奏太慢了,工作內容太少了。一年後,他連檔案都沒拿,直接跳槽到一家台灣人開的公司裏打工去了。他對自己說,我要出去闖蕩了。

可能金曉明辦公司有點像開玩笑,在台灣老板那裏打了一年工,他決定辦自己的公司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向老板提出辭職的時候,他沒有資金,還沒確定好做什麼生意,他就辭職回家了。

走出家門的第一天,他用自己打工賺的1萬元錢買了一台386電腦後,隻剩下3000元錢。拿著這點錢,他四處轉了一圈,租了一間14米2的房子權作公司,還不敢掛牌,注冊不起自己公司的他隻能掛靠在別人的電腦公司,而他自己住什麼地方呢?那房間大白天也暗無天日的,必須開燈才看得見,金曉明感到有點壓抑。那會兒,他感覺到自己與那些闖蕩上海的民工沒什麼兩樣,有個窩就會鑽進去。

但他的頭腦還不愧是經過“武裝”出來的。他走進了新聞報社,他想做人才信息服務,這是他偶然看到《新聞報》一個“萬事通”欄目靈機一動決定的。“我來負責招聘求職專欄,怎麼樣?”

“真的嗎?但你要付給我們錢,因為這是給你提供版麵。”

“行!就這麼著吧。”

找到《新聞報》有關負責人,雙方一拍即合,因為對方正為人才信息不足而煩惱呢。金曉明收集人才信息,打著《新聞報》的招牌,其可信度大為加強。

人才信息從哪裏來呢?

小米加步槍再加上電腦,金曉明把八路軍當年打天下的土招與現代高科技電腦有機結合起來。

1995年10月的一天,上海市某中學舉行大型人才招聘會,金曉明與他的員工在會場外向門衛租了一張桌子,因為這裏進出的人最多。他們請來來往往的應聘者填寫個人資料,僅僅一天就收集了700多條人才信息,晚上回去再將其整理輸入電腦。

金曉明的公司曾幾度搬家。現在,思強公司已搬到了上海市中心最繁華的南京路上的南證大廈,是浦西第一高度的甲級寫字樓,標準的白領寫字間,寬大的老板桌。坐在高背椅上的金曉明,已很有些深邃的味道了。

金曉明說:“我們再也不用為搬家發愁了。”

1996年,Internet席卷中國。9月,上海熱線開通並在上海刮起網絡旋風。10月,上海熱線找到金曉明,並誠邀思強公司加盟。

金曉明意識到自己公司巨大的轉機已經到來。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他拍下板來:“上!”

沒有錢,上網上海熱線需要5萬元,他竟然連這點錢也沒有。可他認準的事就是借錢也要幹。

與金曉明一樣,當時上海有很多公司像思強一樣做人才中介,但大多數公司將人才庫中的資料封存起來,認為人才資料如果上網,也就不能保密,還要中介公司做什麼。其實他們對網絡並不真正了解,金曉明憑自己的學識和敏銳的判斷力,斷定上網是一個絕佳機會,並且很快會普及開來。

事實證明,思強公司上網上海熱線這步棋走得太是時候了。僅僅過了1個月,11月8日,上海思強網正式開通了。再過了1個月,思強就開始贏利了。有一個數字可以說明一個問題,加盟上海熱線前,金曉明工作3年積攢不足5萬元,上網後,2年時間,金曉明已擁有百萬資產,思強網的品牌價值高達六七百萬元。

這不能不說是網絡帶給人們的一個奇跡和驚喜。盡管後來有一些人才公司也設了人才網站,可金曉明已是先行者,他的strons Net Jotfenter是國內首家基於因特網架構的人才招聘求職網絡,擁有2萬名的中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信息。當別人亦步亦趨地行走時,思強已是一個卓有成就的人才獵頭公司和知名的網絡公司。提供人才信息服務是金曉明成為網上贏家的最大籌碼。

現在,思強的資料每天都在動態更新中,還開辟了一係列招聘求職欄目,隨時隨地為企業提供招募人才服務。通過思強,單位招聘工作可以足不出戶,便坐擁萬名人才庫,一改招聘工作的繁瑣與困難,而且思強可以在短短的兩天內向客戶提供符合條件的人選多名,如公司不滿意,則將再次提供人選。

也正因為有著良好的服務,才有微軟、上海通用、西門子、貝爾、飛利浦、朗訊、柯達、立邦、普華、大華等知名跨國公司接踵而至。此外,心情工作室、交友俱樂部、分類信息也成為思強網的一大特色。

現在,金曉明的事業仍在進一步的發展之中,網絡商業時代仍有著更多的發展空間,金曉明信心十足,笑看明天。

三、礪煉智慧,成功創富

創業致富的百萬富豪都是經營的大師,是智慧的化身,以智謀財,以智圖強,以智爭勝,是現代創業者形象的濃縮,是創業精神的外在表現。

成功創富的實踐必會使智謀在實踐中不斷升華,而礪煉出的智慧也使創業者在商戰中更為遊刃有餘,這種良性循環是無價的。

1.觀念更新,萬兩黃金

常言道:觀念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百萬富豪的創業、創富也是如此,打好觀念仗,換好腦筋,創業致富就會有著更多機會。

觀念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隻有不斷創新,不斷進取,在觀念的轉變上搶占先機,集中注意力,尋找將注意力轉化為財富的機會,才能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迎得創富的新春天。

誰說窮鄉僻壤難賺錢?隻要有了市場眼光,運用現代經營意識,不但能賺錢,而且能賺大錢。信陽市果品廠廠長徐德山的成功之路,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董家河鎮是河南信陽出名的一個鎮,這裏山清水秀、草木茂盛,是聞名四方的金獎毛尖茶的生產基地。董家河的山山嶺嶺受天地靈氣的熏陶,長滿了各種天然野菜。這些野菜有被史書記載的名菜,也有被當地百姓津津樂道、鮮嫩可口的其他野菜。然而世世代代,憨厚的山裏人隻知在旺季擇些送給城裏的親戚朋友,或自個兒用鹽水醃泡幾壇,過節時招待貴賓。沒有誰能想到這溝溝坎坎俯拾皆是的野菜也能成為發家的財富,隻能任其年年枯死腐爛山中。這時卻有一個人把眼光盯上了這些天然寶貝。他叫徐德山,時任茶場副場長。多年的商海生涯使他煉就了銳利的市場眼光,當綠色食品剛剛走向市場時,他就認定這類產品極具市場前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解決溫飽的消費狀況,重視口味與保健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山野菜,作為純天然土特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徐德山一直琢磨著把這些大地恩賜變成有經濟價值的綠色保健食品。

就在這時,同在董家河鎮的縣果品廠正處於慘淡經營之中。徐德山經過認真考察,認為利用果品廠的廠房、人員、設備,進行山野菜的多種開發,不但可使果品廠起死回生,更是自己一展身手的良機。

1996年4月,徐德山如願進了果品廠任廠長。別人不明白,放著好好的茶場副場長不幹,偏來接這亂攤子,他徐德山圖個啥?隻有徐德山自己清楚,他要在這裏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然而,他麵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工廠基本處於半停產狀態,幾十萬元“三角債”壓得人們透不過氣來,賬麵上隻有500元流動資金,工人們情緒低落。為了步入良性循環,徐德山首先召開全廠動員大會,公布新規章、新製度,引進私營企業競爭機製,實行底薪+效益工資製。真正的多勞多得調動了工人們的積極性。對於推銷員,利用交納風險抵押金掃除貨款回籠難的障礙。一係列的獎懲措施使果品廠迅速形成了一個嶄新的風貌。

在放棄老產品水果罐頭的同時,徐德山開始了新產品——山野菜係列風味的開發研製。為了使野菜的特點能夠適合更多消費者的口味,他與有關人士一起進入深山,采集野菜樣品,化驗營養成分,確定開發野菜產品的種類規模。經過一番辛苦,開發產品方案出台了。為此,他開始向農民收購各種野菜、野果,引得全鎮一片驚喜。感覺天上掉下餡餅,身邊不值錢的東西竟能變換出錢來。在生產上,徐德山身先士卒,和工作人員一樣加班加點。在檢驗時,徐德山又嚴格監督,親自把關,不讓一件次品走出工廠。很快,“千佛塔”牌山蕨菜、莆珠花、紫雲英等10餘種係列風味野菜問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