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安心定誌 拄著“挫折”往前走(3 / 3)

把意誌和毅力作為自我激勵的堅強後盾

麵對失敗,有兩種人,一種是鼓足勇氣,堅定意誌,憑借頑強的毅力繼續嚐試的人,他們不斷自我激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另一種是立刻退縮,從此一蹶不振,潦倒終生的人。第一種人往往會逐步走向成功,即便他們失敗了,他們的人生也是完整的,有意義的。而第二種人的人生卻是缺憾的,不負責任的。

我們欽佩那些選擇了有益於人類的偉大目標而堅持不懈地奮鬥著的人們,也許他們畢其一生都沒有擺脫失敗的命運,但他們的失敗卻為後人積累了經驗,使後人得以成功。人類飛上藍天的夢想,是許多人用失敗為代價實現的。今天,在飛入太空,開發新科技的過程中,還有許多人在努力,他們也許有失敗,但這種失敗不是值得我們肅然起敬的嗎?而他們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站起來繼續前進,依靠的是什麼?那就是無比的勇氣、堅定的意誌、鋼鐵一般的毅力和不斷的自我激勵!

處在艱難困苦的逆境中,成功的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成功。成功必屬於堅韌的人,有了堅韌之誌,就能戰勝險惡的環境,就能在逆境中崛起。

以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傳世的範仲淹,幼年喪父,家境貧困,但他從小便養成了愛學習的良好習慣。有時寧可不吃飯,也要讀書。在長山居住時,他住在禮泉寺的僧房裏,因為口糧不足,他便把僅有的一點糧食煮成一鍋稀飯,待冷凝後,用刀劃成幾塊,再切上幾塊鹹菜,每頓飯各取一塊充饑,堅持在僧房晝夜苦讀,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三年,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斷齏畫粥”的故事。長期苦讀,終於使範仲淹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掌握了治國安邦平定天下的本領,成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而他在逆境中頑強堅忍搏擊的精神,也同他的名作《嶽陽樓記》一樣至今仍廣為人們所傳頌,並從中汲取戰勝逆境的力量。

逆境是足以喚起一個人的熱情、推醒一個人的潛力而使他達到成功。有本領、有骨氣的人,能將“失望”變為“扶助”,像蚌殼能將煩惱它的沙礫化成珠子一樣。鷲鳥一旦毛羽生成,母鳥會將它們逐出巢外,讓它們做空中飛翔的練習。那種經驗,使它們能於日後成為禽鳥中的君主和覓食的能手。

大凡過去環境不順利,到處被摒棄、被排斥的青年,往往日後會有出息,而那些從小就環境順利的人,卻常常“苗而不秀,秀而不寶!”自然往往給予人一分困難時,同時也添給人一分毅力!

大無畏的人,愈為環境所迫,愈加奮勇,不戰栗,不逡巡,意誌堅定,敢於對付任何困難,輕視任何厄運,嘲笑任何逆境;因為憂患、困苦不足以損他毫厘,反足以加強他的意誌、力量與品格,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唐·吉訶德》是在塞萬提斯困於馬瑞德獄中寫成的。《魯濱孫漂流記》是笛福在獄中寫成的,班揚在彼特福特監獄中寫成《天路曆程》。拉萊在他13年的囚禁生活中,寫成了他的《世界曆史》。路德幽囚在瓦特堡的時候,把《聖經》譯成了德文。大詩人但丁被判死刑,而過著流亡的生活達20年,他的作品《神曲》就是在這段時期中完成的。彌爾頓在雙目失明、貧病交迫的時候,寫下了《失樂園》。被人譽為“樂聖”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遭到數不清的磨難貧困,幾乎毀掉了他的事業。貝多芬並未一蹶不振,而是向“命運”挑戰!於是,在貝多芬兩耳失聰,生活最困苦的時候,寫出了他的最偉大的樂曲。

這些偉大的人物,無一沒有經曆過艱難困苦,無一沒有經曆過失敗打擊,他們的成功除了來自他們的才能和天賦外,還來自於他們那顆無比堅韌的心。所以,讓我們拿起意誌和毅力當作後盾吧,以他們來自我激勵,向坎坷的命運發起猛烈的攻擊!

心香一瓣:

在逆境中崛起須有堅忍的意誌和毅力,而堅忍的意誌和毅力來源於對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這種對目標的追求和向往,能夠激發出無比巨大的力量,幫助人們戰勝難以想象的困難。

可以輸給別人,不能輸給自己

在生活的艱難跋涉中我們要堅守一個信念:可以輸給別人,但不能輸給自己。因為打敗你的常常不是外部環境,而是你自己。

分析許多人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天時不利,也不是因為能力不濟,而是因為自我消極的心態,這種消極的心態會逐漸成為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礙。有的人缺乏自信心,總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對自己的身材、容貌不能自我接受,時常在別人麵前感到緊張,一味地順從他人。有的人缺乏安全感,疑心太重,總覺得別人在背後指責和議論自己,對他人的各種行為充滿了戒備心。有的人有自卑感,不相信自己有創造力,在工作中缺乏擔當重任的氣魄,甘當配角。要想克服這種消極現象,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重點就是為自己做主,麵對任何困難敢於說:“我可以輸!但不會是輸給自己!”

一個女孩喜歡上同院裏的一個男孩,而她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男孩不會喜歡她。一日,兩人同去看演唱會,男孩深為台上女歌星的美貌傾倒,女孩問:“你看什麼看得如此入迷?”男孩答:“那位歌星的發夾真漂亮!”後來,女孩在商場裏看到了同樣的發夾,但是價格不菲。女孩猶豫再三,想起男孩看女歌手時的癡迷樣還是狠下心決定買一個。但是錢沒帶夠,於是交了定金,下回補齊錢才取貨。女孩後來又去了商場交錢,補齊了發夾的錢。就很神氣地回家了,邊走邊想:“我帶了美麗的發夾,該多好看啊,像那日演唱會的歌星一樣!那男孩該喜歡我了……”女孩越想越美,很高興地回家了,一路上有很高的回頭率。進了大院,見到男孩也在與人聊天,抬頭見了女孩,很驚豔的樣子。女孩更得意了。後來,女孩發現自己頭上的發夾沒了,女孩很焦急,沿途找回去,一直找到商場裏,原來,發夾女孩忘了拿走。

那位女孩在過去是輸給了誰呢?是輸給了那些比她漂亮的女孩嗎?還是輸給了那位女明星呢?不,她輸給了她自己。而“相信自己”就猶如那枚漂亮的發夾,帶上了“自信”的發夾的女孩就會變得更加漂亮。自信,對於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們奮鬥在人生的旅程中,與天鬥、與人鬥,我們不輕易服輸,相信隻要自己努力就沒有什麼戰勝不了的。然而很多時候,麵對惡劣的環境,麵對天災人禍,麵對爾虞我詐,是我們在心理上先否定了自己,是我們自己選擇了放棄,選擇了失敗。

莎士比亞曾說:“假使我們自己將自己比作泥土,那就真要成為別人踐踏的東西了。”其實,別人認為你是哪一種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肯定自己;別人如何打敗你,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是否在別人打敗你之前,就先輸給了自己。很多人失敗,通常是輸給自己,而不是輸給別人。

曾經有一位撐竿跳的選手,他一直苦練卻無法越過某一個高度,於是失望地對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教練問:“你心裏在想什麼?”他說:“我一衝到起跳線時,看到那個高度,就覺得自己跳不過去。”教練告訴他:“你一定可以跳過去。讓你的心從杆上躍過去,你的身子也一定會跟著過去。”於是,他撐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躍過了。

其實,隻要打破心中的枷鎖,便可以超越困難,可以突破阻撓,完成自己的期望。一個不輸給自己的強者,他是不忘自己的人生權利,在困境時也能選擇積極心態的人;他是能正確對待失敗,永不放棄的人;他是有傲骨而沒有傲氣的,看重自己做人的尊嚴勝過自己生命的人;他是能尊重、寬容、善待朋友,知道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自己的人;他是能駕馭時間,高質量利用時間和能跟時間賽跑的人;他是對財富有正確的理解,取之有道的人;他是理解愛情真諦,擁有強大情感支撐的人。

人生操之在我,強者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

心香一瓣:

在困難麵前,不要自我放棄。自我放棄,必然導致徹底的失敗。而不放棄,你卻很可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堅韌勇敢,是偉大人物的特征。沒有堅韌勇敢品質的人,往往輸在自己手中。

把缺憾轉化為成功的突破口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上帝從沒造就過一個完美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人人都有弱點,而過分地關注自己的缺陷和弱點則是最愚蠢的做法。很多時候,什麼導致不幸、什麼產生幸福往往是我們所不能預料到的。因此,不論處於怎樣惡劣的境地,我們一定要積極開發自己的弱點,化劣勢為優勢,登上成功之巔。

約翰的父親是一個極高傲但又窮困的貴族。父親把他送進了一所貴族學校。在這裏,與他往來的都是一些在他麵前極力誇耀自己富有,而譏諷他窮苦的同學。這種一致譏諷他的行為,雖然引起了他的憤怒,而他卻一籌莫展,屈服在威勢之下。

後來實在受不住了,約翰寫信給父親,說道:“為了忍受這些外國孩子的嘲笑,我實在疲於解釋我的貧困了。他們唯一高於我的便是金錢。至於說到高尚的思想,他們是遠在我之下的。難道我應當在這些富有而高傲的人之下謙卑下去嗎?”

“我們沒有錢,但是你必須在那裏讀書。”這是他父親的回答,因此使他忍受了5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種嘲笑,每一種欺侮,每一種輕視的態度,都使他增加了決心,發誓要做給他們看看,他確實是高於他們的。他是如何做的呢?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點也不空口自誇,他隻心裏暗暗計劃,決定利用這些沒有頭腦卻傲慢的人作為橋梁,去使自己得到技能、富有、名譽的地位。

等他到了部隊時,看見他的同伴正在用多餘的時間追求女人和賭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歡的體格使他決定改變方針,用埋頭讀書的方法,去努力和他們競爭。讀書是和呼吸一樣自由的。因為他可以不花錢在圖書館裏借書讀,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獲。他並不是讀沒有意義的書,也不是專以讀書來消遣自己的煩惱,而是為自己理想的將來做準備。他下定決心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華。因此,在他選擇圖書時,也就是以這種決心為選擇的範圍。他住在一個既小又悶的房間內。在這裏,他臉無血色,孤寂,沉悶,但是他卻不停地讀下去。

他的長官看見約翰的學問很好,便派他在操練場上執行一些任務,這是一項極複雜的任務。他的任務完成得極好,於是他又獲得了新的機會,約翰開始走上有權勢的道路了。這時,一切的情形都改變了。從前嘲笑他的人,現在都湧到他麵前來,想分享一點他得的獎勵金;從前輕視他的人,現在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從前揶揄他是一個矮小、無用、死用功的人,現在也都改為尊重他。他們都變成了他的忠心擁戴者。

假使他那些同學沒有嘲笑約翰的貧困,假使他的父親允許他退出學校,他的感覺就不會那麼難堪。約翰之所以成為這麼偉大的人物,完全是由他的一切不幸造成的。他學到了由克服自己的缺憾而得到勝利的秘訣。

1985年的一天,班·符特生砍了一大堆胡桃木的枝幹,準備做菜園裏豆子的撐架。他把那些胡桃木枝裝在福特車上,開車回家。一根樹枝滑下來,卡在引擎裏,車子衝出路外,撞在樹上。班·符特生的脊椎受了傷,兩條腿都麻痹了。

出事的那年他才24歲,他當時充滿了憤恨和難過,抱怨命運的不公。可是時間一年年過去,他發現憤恨使他什麼也做不成。班·伏特生終於明白,大家對自己很好,很有禮貌,自己至少應該做到的是,對別人也有禮貌。

有人問他,經過了這麼多年以後,他是否還覺得他所碰到的那數次意外是一次很可怕的不幸?他說:“不會了,我現在幾乎很慶幸有過那一次事情。”當他克服了當時的震驚和悔恨之後,就開始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裏。他開始看書,對好的文學作品產生了喜愛。在14年裏,他至少讀了1400多本書,這些書為他帶來了很多新的啟示,使他的生活更為豐富。他開始聆聽很多好聽音樂,以前讓他覺得煩悶的偉大的變奏曲,現在都能使他非常感動。而最大的收獲得:他現在有時間去思想。

他說:“有生以來第一次,我能讓自己仔細地看看這個世界,有了真正的價值觀念。我漸漸明白,以往我所追求的事情,大部分實際上一點價值也沒有。”

看書的結果,使他對政治有了興趣。他研究公共問題,坐著他的輪椅去發表演說,由此認識了很多人,很多人也由此認識了他。他成為最受歡迎的演說家,並出版了許多著作,可以說是缺陷促使了他的成功。

每一個人都有弱點。不同的是,一般人讓弱點成為羈絆,一事無成;成功者卻能克服、甚至開發了自己的弱點,把弱點轉化為優點。世界是公平的,絕不會因為一個人身體有缺陷而剝奪他的成功與幸福,也不會因為一個人性格的靦腆而掩蓋他的榮耀和風采。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機會,就要看我們是否有信心、有毅力去把握它了。

心香一瓣:

能夠勇敢地麵對自己缺陷,擺脫外界因素的困擾,這樣就不會妨礙行動,戰勝自己,鎮定自若,毫不畏懼地麵對人生的挑戰。隻有在忘我的境界中,人們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以達觀的態度麵對挫敗

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障礙、困難,遭遇很多失敗、痛苦。在挫折麵前,有的人會出現暴怒、恐慌、悲哀、沮喪、退縮等情緒,影響了學習和工作,損害了身心健康。

遇到失敗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去化解它。要化解壞心情,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一種坦然、達觀的態度去對待現實。要勸慰自己,不可長久地陷在已發生的不幸事件中,要多想想那些能夠令自己愉快的事。

一個女孩毫無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魷魚。中午,她坐在單位噴泉旁邊的一條長椅上黯然神傷,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顏色,變得暗淡無光。這時她發現不遠處一個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後咯咯地笑,她就好奇地問小男孩:“你笑什麼呢?”“這條長椅的椅背是早晨剛剛漆過的,我想看看你站起來時後背是什麼樣子。”小男孩說話時一臉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這小家夥一樣躲在我的身後想窺探我的失敗和落魄嗎?我決不能讓他們的用心得逞,我決不能丟掉我的誌氣和尊嚴!”

女孩想了想,指著前麵對那個小男孩說:“你看那裏,那裏有很多人在放風箏呢。”等小男孩發覺到自己受騙而轉過臉時,女孩已經把外套脫了拿在手裏,她身上穿的鵝黃色的毛衣讓她看起來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著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隨處可見,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幹的椅背在不經意間讓你苦惱不已。但是如果已經坐上了,也別沮喪,以一種“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態去麵對,脫掉你脆弱的外套,你會發現,新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麵對苦難和挫折,你要抬起頭來,笑對它,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今後會好起來的”。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靈魂。向往美好的未來,是麵對困難最好的自我安慰。在多難而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健康的心,需要絢爛的笑容。苦難是一所沒人願意上的大學,但從那裏畢業的,都是強者。

人遭到挫折之後,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中去,從而將不良情緒導往比較崇高的方向,使其得到升華,這是最為積極的辦法。善於采取升華這種積極的方式,就能像貝多芬說的一樣:“通過苦難,走向歡樂。”意大利傑出的小提琴家帕格裏尼就在監獄裏自得其樂,用破舊的小提琴練琴和演奏。

確實,人之一世,殊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滿了種種荊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後,他沉寂了嗎?消沉了嗎?沒有。“長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和挫折的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飲酒賦詩終於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詩仙之名。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可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而直麵挫折,他卻能達觀知命,笑看人生。試想,如果沒有王勃開朗闊達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絕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古人已經為我們做出了太多的榜樣,也留下了太多的遺恨。在現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社會裏,挫敗無處不在,若因時受挫而放大痛苦,將會終身遺憾。

心香一瓣:

達觀坦然,其實很簡單,就是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不計較;遇人則能寬容,平等相待。也許我們做不了偉人、巨人,但我們可以做一個達觀坦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