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她回頭看著我,露出一個微笑,然後離開了。
辦公室門關上,腳步聲遠去。
我所希望的?
不懂……
我環顧四周,在這個堆滿文件和書籍的房間中間,我又有了安全感,雖然這裏並不是我的地盤,但至少現在這段時間可以享受徹底的安靜啦,我在心中竊喜,接著從背包裏拿出筆記本電腦,用繪圖軟件打開一份市區的地圖,然後,開始閱讀這些資料。
夏夜嵐說是沒有整理,但實際上這些信息已經是歸類得很好的了,各種資料都用夾子分批,還貼了標簽,一目了然。我直接拿起離自己最近的一份文件,看著上麵的標簽“木華霖小區”,在電腦上查了一下,正是位於學院附近的一處小區,我打開文件,開始閱讀。
“木華霖小區新型病症病例報告。
“截止到10月9日0時,木華霖小區患病者共計77例,均為此地住戶,有28人在發病前曾因出差、旅遊等事務離開過市區,16人是長期居家的老人,7名大學生,20名中小學生,以及3名未滿5歲的幼兒,以下是詳細信息。”
77人,我捏著厚厚一疊紙,深吸一口氣,繼續讀下去。
木華霖小區一區五棟:
羽希,女,24歲,10月4日發現症狀,手腕處皮膚呈深褐色病變,無痛感,數小時後患病區域擴大,中心部位壞死,皮膚萎縮,在市醫院進行就診,進行多項檢查,未發現致病原因,目前通過封閉創傷處減緩症狀的加重速度。
木華霖小區一區六棟:
羅伊,男,26歲,10月5日發現症狀,背部和膝蓋發現褐色病變,因患者自身無察覺,在參加體育項目時,指使膝蓋處皮膚撕裂,在市醫院進行就診,經過多項檢查,未發現致病原因,目前通過封閉創傷和包紮以防止感染。
木華霖小區一區六棟:
羅桓,男,28歲,10月3日出現症狀,頸部和肩部皮膚呈褐色硬化狀,因為患病部位對日常活動造成影響,已停止工作,在市醫院就診,經多項檢查,未發現致病原因,采取保護患處、防止過度活動導致受傷的措施,繼續觀察。
……
我揉揉眼睛。
內容基本差不多,這種類型的文字看一會兒就開始發困,但我還是堅持著把這份病曆裏所有的地點都在地圖上做了標記,直到我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木華霖小區六區九棟:
白星,女,19歲,10月8日,手臂外側出現褐色病變,發病前有離開市區的記錄,在市醫院就診,未發現致病原因,目前采用保護措施防治患處創傷和感染。
我心情又沉了下去,有點喘不過氣。
不行,現在不是情緒低落的時候,時間可是有限的……我盡量把注意力集中在手頭的工作上。
把第一份文件放在旁邊,在地圖上做好標記後,又拿起第二份文件,還是厚厚一疊。
整理信息的過程繁雜又枯燥,不過主要內容我已經基本了解了。有關這種病的描述基本都是類似的:皮膚出現硬化、萎縮繼而脫落流血導致感染,並沒有發現致病菌和其他外在誘因。目前就算到醫院也隻能用一些被動的手段降低患病部位的受感染幾率。部分患者在家靜養,也有的住院觀察。這樣看來,剩下的工作就是統計分布圖了。
後麵的數據越整理越熟練,地圖逐漸被數百個紅點覆蓋,慢慢的,一個大致的範圍圖呈現在我的眼前,總算是,完成了。
這資料數比網上能查到的要多得多,看著那些紅點標記,我心裏竟然有了一絲成就感。我把做了標記的地圖存一份到自己手機裏以便隨時查看,然後,開始觀察這張圖。
地圖上紅點分布的範圍基本都在市區,並且有三處地方紅點較為密集,其中之一就是雲端學院,其他兩處,一處位於第一開發區的酒店……酒店?這不就是我住過的那個地方嗎,那個我第一次遇到白壹,還跑進了不知道是什麼空間的酒店?
另外還有一處紅點密集的地方,這裏我沒有去過,它位於市中心地帶,紅點分布的麵積也更大,甚至比學院和酒店加起來的麵積還要大。看區域劃分是:雲端市中心,彙星區。
市中心……應該會很熱鬧吧?
現在,我發現了一點:學院和酒店,這兩個地方,到市中心的距離差不多,而且兩者基本在同一水平線上。另外,市中心在地圖上比較靠近北邊的位置,而學院位於市區西南側,酒店則在靠東南的方向。在這三個地方之間,紅點的數量比周圍要更多一些。我把圖片縮小,發現這些紅點組成的圖案,看上去就像一個紅色的、指向北方的小箭頭。
北方……
我忽然想起,在海邊小村、以及上次離開學院的時候,我都在很遠的地方看到過一座像是塔的建築物,因為它實在太高,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看到了幻覺。
我記得,那座“塔”好像就在北邊的方向。
想著它那高到近乎不真實的樣子,難道,真的和它有關?
不會吧,是不是我想太多了?
可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似乎有必要去市中心看一看了。
這種想法出現的太突然,我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隻是覺得有必要站起身活動一下了。
我離開椅子伸了個懶腰,這才注意到,時間已經到了傍晚。
我的天,我在這裏忙了一個中午+一個下午嗎?
唉,也好,今天就先收工吧,真的……累得不行了……
我打開電腦主菜單,選擇了“關機”命令,點下去,突然哐當一聲,辦公室的門被撞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