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從飲食習慣上看人內心
飲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有人是為了活著吃,有人是為了吃而活著。飲食比其他習慣更容易泄露一個人的個性,因為飲食習慣絕大部分是無意識的,是早在童年時代就已經形成的心態。怎麼吃?在哪裏吃?到什麼時候吃?聽起來仿佛都是有意識的選擇,但是這些選擇其實老早就根植在你的個性中了。
1.站著吃的人
你戴著帽子、穿著衣服,就站在開著門的冰箱前麵吃東西。你很餓,需要立刻吃東西。你經常吃沒煮過的食物,咖啡還沒衝泡好就喝了。盡管你的胃口好,狼吞虎咽,但隻要你滿足了,你可能是個溫柔、體貼甚至是個慷慨的人。
2.邊煮邊吃的人
你是一個妻子,一位母親,一個犧牲自己的人。但願你所服侍的人,曾經感謝你為他們做牛做馬。你從來沒有機會坐下來和家人一塊兒用餐,因為如果這樣的話,那誰來侍候他們?所以,你要站在火熱的爐邊吃。讓家人高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你活著的惟一目的。
3.邊吃邊看書的人
你需要不斷補充食物才能思考。你心裏有許多的夢想和計劃,而你需要利用每一個多餘的時間去思考這一切。你做事符合經濟效益,經常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而同時做兩、三件事。
4.邊走邊吃的人
你在百忙中抓起一個熱狗和一杯汽水,最後再吃一根雀巢巧克力棒當作甜點。雖然你讓旁人覺得很忙碌,來去匆匆,事實上,你毫無規律,決定僅憑一時衝動,結果經常和自己的興趣相悖。由於你不善於分配自己的時間,因而替自己找了許多不必要的工作,和許多消化不良的機會。
5.應酬飯局的人
你所渴望的是人,而不是食物,所以,你進餐廳的主要理由是交際,而不是吃飯。要你單獨在當地的小酒吧裏喝酒,根本是不太可能的事。任何活動,隻要有人和你一起做,無論是看電影、欣賞表演,就變得有趣極了。其實,你非常需要有人陪伴。
6.一邊看電視一邊吃的人
你不喜歡一個人吃飯,可是,你也不想和別人聊天。傳統上,吃飯時間也正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討論一天所發生事情的時候。不過,在晚餐時間看電視,的確阻礙了大夥兒接觸的機會,結果,每個人都變得愈來愈孤獨。因此,一家人惟一可以共同分享的感受,是那些伴隨廣告而來的話題。
7.吃飯速度很快的人
你做任何事都很快。遇上任何事,你都想立刻把它們做完。對你而言,人生隻有目標,沒有過程。你不記得如何開始,無法享受到達目的的喜悅,惟一關心的是盡快著手做下一件事。
8.細嚼慢咽的人
你喜歡體驗咬、吸、嚼、嚐、吞等感官之樂。你不慌不忙地咀嚼每一口食物,為的是盡情享受食物的味道。你以緩慢而悠閑的步調過日子,享受著歡樂的時光。世界上沒有一個侍者能夠催你趕快把飯吃完,因為晚餐對你來說,是持續整個晚上的享受。
9.帶剩菜回家的人
你知道如何善用每一塊錢,會把一餐變成兩餐。今天的晚餐就是明天的午餐。你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覺得自己不斷受剝削,即使事實上你並未受到他人的剝削。你從小一直被灌輸“不浪費,不匱乏”的信條,認為隻要將剩飯菜帶回家,就是不浪費,不吃虧。
10.在餐廳吃的人
對你而言,服務比食物重要,因為你喜歡有人侍候你。如果別人先問你,你會很樂意地告訴他心中真正的欲望。一旦你說出了心中的需求,便希望能夠依照你所說的實現。經常在外吃飯,可能表示你實在不善於照顧自己,而且你可能是個確定有所收獲才願意付出的人。
11.在家裏吃的人
你隻願意對自己負責,如果別人侍候你或刻意迎合你,你便覺得渾身不自在。對你而言,適應新環境是種沉重的負擔,因此,你選擇在熟悉的環境中放鬆自己。
12.定時進食的人
你被訓練成每天固定在幾個時間吃東西,而且如果吃的時候正好是規定的時間,那你的心情會更好。其他時間即使挨餓你都無所謂因為你已經掌握了自製的藝術,包括做錯事自我處罰。
13.要求別人給你東西吃
在你的成長過程中,隻要大喊“媽!我餓了!”你母親便會放下手邊的一切事情,即使到了三四十歲仍舊如此。直到現在,你仍舊沒有預先的計劃來管理自己的生活。你希望放縱享樂,得到立即的滿足,覺得這世界該把你當成惟一的小孩。
14.不吃早餐的人
不吃早餐可能代表兩件事:第一,你是如此熱衷自己多采多姿的生活,使你無法為了喝一杯橙汁而暫停片刻;第二,你找到了一份令你厭惡的工作。
15.隻吃晚餐的人
你擅長克製自己,如果達到了自己預定的目標,你一定會給自己一點兒小禮物做為獎勵。在行為方麵,隻要你相信對身體和心理都有正麵的影響,便願意心中的喜悅、滿足感晚點兒到來。
16.好吃零食的人